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媒体大工 > 正文

【辽沈晚报·专版】创业团队获全国金奖 直接签1500万投资意向书

来源:辽沈晚报(2017-12-23 15版) 时间:2017-12-23 19:42

原文链接:http://epaper.lnd.com.cn/paper/lswb/html/2017-12/23/content_176050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9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由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学生为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参赛项目“终极发动机”获全国金奖。在本次竞赛的项目落地签约环节,终极发动机团队与北京华富投资基金签署了1500万元的投资意向书。

“终极发动机”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统一,综合了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优点,国际首创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系统,具备动力强、效率高、低油耗、低排放的优点,其核心技术引领了内燃机燃烧系统的发展方向。

将柴油与汽油结合 动力足排放少

终极发动机项目团队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内燃机研究所博士生田华认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内燃机作为汽车、农机与工程机械和船舶领域的主流动力机械仍有很大市场,但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以及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传统发动机在固有模式下难以取得较大突破。

针对这种现状,团队首先破解环保困局,依靠自身技术力量,结合传统柴油机与汽油机各自优点,提出新型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方式,实现了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统一,并且基于驱动-制动全工况范围内优化内燃机性能的思想,开发了多模式运行技术,实现发动机二冲程与四冲程模式灵活切换的目的。

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扰动喷射系统技术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已应用于国内多家单位的发动机产品上。

一项技术三代科学家研究了40年

田华表示,“我们的技术产品积累了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三代科研人员的成果与努力。”

据统计,近11年来,在中国申请的内燃机燃烧领域的发明专利,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九,前八名均为世界顶级汽车及发动机企业。

“科研创新一直是我们老师所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创新精神必不可少,因此导师一直鼓励我们敢想敢试,要打破常规认识,突破传统技术路线,才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田华说。

已故大连理工大学胡国栋先生是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杰出的内燃机专家,柴油机预混合燃烧理论的奠基人。大连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学科学术带头人隆武强教授师从胡国栋先生,曾获国外奖学金,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我是隆老师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外企工作,后来回到老师身边读博,继续进行科研。”田华说。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老师的老师就提出了柴油机热预混合燃烧的思想,然而预混合燃烧的着火相位控制一直是限制其实用化的关键问题,对此,我的老师提出了射流控制预混合压缩着火的概念,使得预混合压燃发动机真正能实用化。内燃机的高效清洁燃烧,一直是我们三代人不懈努力的方向。”田华介绍说。

内燃机研究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一旦成功,其喜悦难以言表。田华举了一个例子:试验压燃有一个小零件叫点火室,是发动机的技术核心,对参数非常敏感。团队在试验中进行调试,看点火室在怎样的情况下效果最好,不断实验,调整点火室的位置,各种方向、温度、角度,并且对发动机不断进行拆卸和组装,有时一天下来要拆装十几遍,团队成员比较疲劳。“大家互相鼓劲,一定要做成这个事,一定要坚持”。在一次又一次尝试后,“团队终于找到比较合适的参数,使发动机性能达到特别好,做出来的排放不用后处理的情况下,就能达到现在规定的标准。”田华说。

痴迷科研 公文包里装的都是喷油嘴

科研来不得半点儿马虎。搞了这么多年的科研,田华感觉做实验一定要严谨,一定要反复验证,“首先把实验设备维护好,要保证每次做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复试验,保证效果最好。”

团队做实验要记录发动机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每天做实验都要如实记录每一个获得的数据,数据量巨大,“我的笔记本电脑硬盘容量是1T,但光是实验数据就占了一半硬盘大小,有500多个G。”田华说。

光有数据是不够的。面对实验得来的如此海量数据,团队成员通过实验数据来详细地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再找出问题,再改进实验方案,调整实验参数,不断对实验进行完善。”田华说,直到获得比较稳定的、可以反复验证无误的实验结果。

科学家对待科研的痴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十分有趣。胡国栋教授每天上班都带着一个公文包,包不离身,显得很神秘。有一天,一位青年教师在体育场等班车时碰到拎着包的胡先生,就上前帮先生拎包,没料到包一到手,就感觉这么沉呢,后来才知道,原来包内全是各式喷油嘴。

隆武强教授同样如此。田华说,课题组负责人隆老师一心扑在科研上,走路时都能产生新的想法,每天就是思考内燃机技术,在家里也研究发动机这些事。“隆老师一有闲暇时间就讨论技术,一直琢磨这个事。记得有一次夜里11点,隆老师想到一个新方法,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写一个专利。

隆老师经常勉励学生要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写发明专利申请书,不要局限于某个角度,要多角度来思考,扩大权利要求覆盖面。田华清楚地记得隆老师对他说,“我们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你光一种方案是不行的,要考虑到很多种情况,比如活塞燃烧室形状,如果专利的权利要求写得不是很全的话,人家可能稍微变一下就用上了,起不到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所以写专利申请书要反反复复地修改十几遍,隆老师给把关。”隆教授教诲学生,要撰写论文申请专利,“要形成一个专利池”。

“终极发动机”的核心成员均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在读学生,这支本土创业团队格外“抱团”,风格稳健。田华说,这支创业团队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学院和学校给予的软硬件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前辈的引领和指导,没有指导教师、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隆武强和相关教授多年积累的成果,就没有“终极发动机”的厚积薄发。“让中国智造领跑世界”,是隆教授一直的梦想和追求,项目的成功运行是对他多年指导的最好回馈。

克服各种困难 样机研制终获成功

田华读硕士研究生时,导师就是隆武强教授。2004年毕业后,田华去一家发动机咨询公司从事内燃机方面的研究。那家公司是世界四大独立发动机研发机构之一,待遇优厚。田华做了9年,一直做到技术部副经理。

一天,田华接到一个电话,放下电话,田华决定重返校园从事“终极发动机”的科研攻关。原来是隆教授来电让他回学校搞科研,田华没有犹豫,这一次,他成为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谈起“终极发动机”的样机攻关,田华说,汽/柴油机的融合这个技术有几种实现模式。有一种就是柴油、汽油两种燃料并用,结合两种燃料的特点,实现预混合压燃。一般来说,汽油特点是容易挥发,利于形成预混合气,但不容易压燃;柴油的特点是黏度比较大,喷出后不容易挥发,但反应活性高、容易压燃。“我们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在发动机外和发动机内对汽/柴油的混合进行控制,以及对发动机改造,实现可控预混合压燃。”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的困扰之一就是发动机零部件来源。“采购比较困难,因为只需要一个或几个,量太小,供货商基本不接单。团队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采购符合要求的零件。”田华联系上一家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对方给了在中国的合资厂联系方式,可这家厂婉拒了田华。

后来田华找到国内的另一家厂商,“他们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能做比较好的发动机燃油系统,而且非常配合,团队设计出什么样的零部件,对方就加工出什么样的。还有国内的一家厂商主动提出给一套免费设备。”田华既欣喜又感叹国内企业这些年的技术飞速发展。

至于更细小的器件,团队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管路、线束等都要自己动手来做、来接。”

同样,试验非常辛苦。“有时候,一星期泡在实验室里,”田华说。为了获取各种数据,需要经常拆卸发动机。“那里面有油,脏兮兮的。尤其是柴油挥发性差,有时拆完发动机后,衣服沾上柴油,即使洗过后依然有柴油味道,长时间不散。”

多年的坚持与创新迎来了收获,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这个以在读学生为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的参赛项目“终极发动机”获全国金奖。在本次竞赛的项目落地签约环节,终极发动机与北京华富投资基金签署了1500万元的投资意向书。

目前,大工的这支学生创业团队与隆武强、冯林、朱方伟教授等指导教师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在校企合作、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并拟组建大工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

对话

坚持走自主科研创新路

记者:这么多年,团队一直坚持自己的思路,不受外界影响,如今取得了成果,您如何看这个过程?

田华:做科研比较枯燥,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还是持之以恒?隆老师经常鼓励大家,我们这种理念在国际上是非常先进的,要相信自己,树立坚持下去的信心。隆老师经常对学生说,我们不是跟着别人走,国际上都是跟随我们这种研究潮流,我们是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做。我们要有自信,不要以为先进的科技都是在欧美日本,他们是在跟我们走。

记者:举一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实例。

田华:比如,船用柴油发动机的应用。国际海事组织早在2011年实施第二阶段船舶排放标准,如果达不到标准,船是不能进入排放控制区的。有一家船用发动机厂找我们进行技术升级。发动机一小时烧油的成本就要几千块钱,如果做几天或几个星期成本非常高,而应用团队的技术方案,试验只做了一次就成功了。发动机排放完全满足法规要求,厂家非常高兴。

责任编辑:张平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