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8/326760.shtm?id=326760
“神奇催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处处显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时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曾如此风趣地解读“催化剂”。
面对青涩的大学生,张涛用幽默的化学语言迅速“破冰”,让他们感觉到与科学家对话零距离。
张大煜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他倡办了《催化学报》,是中国催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任大连大学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
在他逝世24年后,大连理工大学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设立了以张大煜命名的学院。
如今,在张大煜学院里,学子们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画面俯拾皆是。那么,这一以化学催化剂起家、见长的学院,又是怎么发挥育人的“催化”作用呢?
“家庭式”培养打造独立人格
在大连理工大学,分布着一个个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小特区”。有以全程导师个性化指导见长的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有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华罗庚班,还有强化本科生科研实践的王大珩物理科学班。那么,张大煜学院的独特之处又是什么呢?
“学院打通‘本硕博’的培养界限,建立了8年贯通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张大煜学院院长段春迎如是说。
这不仅是两家合作单位的初衷——化物所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大连理工发挥育人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也是地处大连的苦衷,本科生考研多去北上广,易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搞科研要甘坐冷板凳,非热门城市也许是一个更不错的选择。
八年制培养,采用的是一个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家庭式”定制培养。段春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里的“家庭式”不是家长式的碎碎念,而是让学生一入校就像进入了团队大家庭。
记者了解到,本科入学之初,学院便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不管多大牌的导师,最多只能带两名学生。学院要求本科生自入校起就进入实验室,在院士、长江学者等人的言传身教下,一方面要提高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受到他们的人生阅历、科学家精神的感召,最终独立、成才。
段春迎告诉记者,之所以作这样的设计,是基于高中与大学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的现状。不少高中生是“学习机器”,生活上不能自理,思想上不能自立。“家庭式”定制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服务社会的意识。
以大煜之名命名的学院,更重要的在于传承大煜的红色基因。“当时两家就作了很多讨论,希望培养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中国有感情的人才。”段春迎补充道。
严格的淘汰机制保证水准
李朔曾在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016年通过自主招生选择了应用化学(张大煜学院)专业,最终如愿以偿。他说,之所以报考这里,是因为自己热爱化学,希望在科研方面作出成果。
作为培养化学家的摇篮,张大煜学院更看重的是兴趣。“一个人有多大的兴趣,表明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多久。”段春迎说。
然而,菁英办学并不是光有兴趣就行,与雄厚师资相对应的是残酷的淘汰机制。
“考试不及格能不能再给一次机会?”去年年底,有家长给段春迎打电话,学生来办公室央求,都被段春迎一一拒绝。“你得到了优于别人的师资,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院采用滚动管理机制,本科前两年实施淘汰、分流制度。一门主干课不及格,直接从学院淘汰出去,连补考的机会都不给。但也并不意味着,从学院淘汰出去后就是“失败”。学生会回到化工学院开办的应用化学班——师资相同,但无法享受跟着科学家做科研的待遇。只要学生成绩拔尖或发表有水准的论文,还是有机会回到张大煜学院。“这种模式让学生在挫折教育中成长,毕竟在科研的道路上处处是挫折。”段春迎说。
不光是对学生“狠心”,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如此。除了聘院士、长江学者们做学业导师,学院还按照国外高校合同制的方式聘用青年教师,实行“三年不达要求即走人”——学院出钱支持教师成才,教师需要在三年内拿到国家级人才项目,否则不再续聘。
与严苛相对应的是,学院人才聘用没有复杂的程序,考核也不数文章数,而是要求教师的研究获得社会公认。
跟着“大牛”学化学是什么滋味
3个化学化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5位两院院士,20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学生戏称,张大煜学院的科研条件、师资阵容堪称“全明星”阵容。那么,跟着“大牛”学化学,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2015级张大煜学院学生王传亮感受深刻。他说,以化学专业必学的四大化学为例,这些重要科目上的师资力量是顶配的,主干课程的教师都是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名师教学经验丰富,授课灵活不枯燥,课堂上经常会科普一些科学小知识,让我们的学习轻松高效。”
金良是化物所209组李兴伟研究员课题组的一员。他表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感受压力的同时也感受到动力,他明确了在学习、专业技能上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从而促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存在感强”是首届张大煜学院学生何胜在实习期间的最大感受。他目前已在化物所实习了两年,所在的实验室是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六个化学类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一开始进组时,他只能是一边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一边为实验室打杂洗瓶子,但是组内的老师非常愿意把有难度的任务交给他,给他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现在何胜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研究题目,也逐渐掌握了独自操作各种精密光谱仪器的本领,价值几百万元的飞秒激光瞬态吸收光谱可以驾轻就熟。
“练就科研本领,积累科研阅历,化物所实习的经历是我大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何胜说。
高水平团队的辐射引领、科研氛围浸润青年学子的心,而这大概就是专属于张大煜学院的“催化剂”。
《中国科学报》 (2017-08-22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