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郭东明校长说,一流人才的培养是“全人式”的教育。面向“新工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在新领域、新技术、新技能的“一技之长”,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和人类意识。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尤其要努力探索将学生“人生梦”与“中国梦”、“人类梦”融于一身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人生理想融入于服务国家需要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奋斗实践中去。
大连理工大学秉承红色基因,对将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每一环节,有着高度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建立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各级党政干部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政班主任制度和两周一次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盘锦校区实施了“书院制”;干部培养实施苗子工程、基础工程、培育工程、提高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勇闯新路,思政课采用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全国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范例,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指导服务构建了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的教育方针相融合、与学校事业发展相融合、与专业教育体系相融合、与学生成长需求相融合的完整体系,涌现出物理学院“学霸寝室”等一批学风建设典型。
早在2008年就实施“完全学分制”和“两长一短”学期制。学生学业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课程学习管理实施自由选课制,课程排布实行并行排课和循环排课制,学生即可择师上课,又可择时上课。同时,还建立了优秀学生、学业专长生、专业兴趣生、学业困难生转专业的4个通道,每个专业有25%-30%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85%的学生转入了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考核向着注重多元化、灵活性和过程性发展,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理论课考核采用闭卷、半开卷、开卷、课程论文、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大连理工大学通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综合性改革,本科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郭东明校长说,一流大学的建设任重道远,大连理工大学追求的不只在于时间节点上的点滴建设成就,更重要的是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整体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