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正文

大学校园兴起“创客风”

大连理工大学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作者:龙海波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时间:2015-09-14 14:11

一个手环,不仅可以实时检测体征健康数据,还能在疾病突发情况下及时预警——听起来让人不敢相信,但它将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9月12日至13日,辽宁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开幕,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牟中强带来的《腕带式手势识别系统》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这款利用红外装置识别运动,兼以使用惯性姿态传感器识别手掌运动的一款智能硬件可以实现人机互动。

在大连理工大学,像牟中强这样有着奇思妙想的学生并不少见。他们被称为“大工创客”一族,将不可思议的想法变成现实产品。

这里有一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沃土

前不久,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本科生秦瑶的论文被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录用,实现了该校本科生研究成果被该会议录取零的突破。

本科生学术论文被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录用,这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少见。秦瑶的论文是关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图像显著性分析,即针对一幅图像,分析人第一眼看到的目标并准确的检测出目标的边界,从而完整的提取出来。这对提高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系统的性能以及提高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水平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身为本科生却能在科研方面取得如此成绩,秦瑶得益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践基地的数模研究团队,“大一时偶然得知创新创业学院有很多创新实践班,毫不犹豫选择了最感兴趣的建模。”

秦瑶口中的创新创业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改革的示范区,面向全校学有余力、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以创新实践班为载体,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构建一个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目标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在这里,秦瑶接受了最前沿科技思潮的熏陶,将不可思议变成了现实。

在创新创业学院,一批像秦瑶这样的同学——他们从属不同的学部、学院,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打破常规思维束缚,热爱动手实验操作,热衷头脑风暴。小组课题讨论、机器人对抗、代码编写、电路板组装……在创新创业学院,每天都能迸发创新性想法,而一批大学生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出。

学校有个数据统计,近年来,全校大学生获得国家专利300余项,每年有300余项学生成果获得国家(际)级奖励,每年有200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说:“学校将传统的课外渠道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内课外真正融为一体,形成了大连理工大学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就在前不久,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中心,联合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大学科技园等部门组建的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践基地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由教育部批准建设的新创新教育实践大楼已经开建,大楼落成后,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践基地面积将达到6万平方米。

这里已经成为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片沃土。

让大学生创新成果“走出去”

2013年,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大连理工大学凭借《交互式声光显示屏》作品在113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特等奖,成为东北地区在该项赛事上捧杯次数最多及首度蝉联“优胜杯”的高校。

享有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的“挑战杯”是全国高校齐聚一堂、迸发思维光芒的盛宴。大连理工大学在“挑战杯”历史战绩累累:5次捧得“优胜杯”,3次获得特等奖。

在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种优良传统。早在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就开始举办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展览会;1989年作为全国发起高校之一参与“挑战杯”;1995年举办第一届校“攀登杯”科技竞赛,选拔更优秀作品参加“挑战杯”,让更多创新创业作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今年暑假,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客”曹健受邀参加“万众创新、赢在顺德——百所高校创新人才看顺德”活动。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发明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纳米银涂层”获得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即将走进市场。

该项目就是从大连理工大学“攀登杯”科技竞赛脱颖而出的大学生科技项目,获得第十二届辽宁省“挑战杯”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决赛。

如今,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成为了校园时尚。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一届校“攀登杯”科技竞赛,大连理工大学有666支学生团队报,近4000人次参加竞赛。一批具备高、精、尖特征的科技作品呈现在社会面前:

“蓝色之翼”科创团队发明的“环保节能个人小电车”,用听起来微不足道的一度电行驶100公里;

“心方向”科创团队自主开发 “眼控鼠标”通过使用者眼部的移动来控制鼠标的移动,用微笑代替点击鼠标,为残障人士带来福音;

“茵迪威德数字化骨科”科创团队利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处理技术,根据骨折部位的CT 影像数据建立断骨模型,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拟合钢板的预弯状态,减少手术次数,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伤口感染率,实现骨折手术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创新创业赛事上一展风采。部分项目即将转化为创业项目,应用到实际当中。

大连理工大学校团委书记陆凯表示:“学校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努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在大连理工大学,“创客”文化已经悄然兴起。

让创新创业之花开满园

走进大连理工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在“梦以青春起步,业以创新开始”的标语下,曹健正与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所创办的“学创壹+”补习机构未来的发展道路。

从一个人的家教补习起步,到创办“学创壹+”补习机构,曹健带着小伙伴们创下60天净收入30万的创业奇迹,成为了大学生心中的“创业达人”。

在创业孵化基地,大连理工大学提供2000余平方米的场地供学生创业企业无偿使用,每年投入40万元创业引导资金,实行免收物业管理费和水电费等优惠政策,目前基地已有孵化项目50个、注册公司14家。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营运而生。

2013年,创新创业学院机电创新实践班学生创业团队大连华成天威科技有限公司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获得“我最喜爱的项目”和“最佳创意项目”两项大奖,并获得了首轮300万天使投资。

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张文浩创办的独到科技团队创业项目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金奖。依靠独创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与先进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开创了将信息技术带入传统数据咨询行业的先河,张文浩率领的独到科技团队成为了中国从事社交网络数据挖掘技术的先驱。

今年4月份,大连理工大学启动首届“创业工坊杯”创意创新创业挑战赛启动,聘请13名在创业孵化、企业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投资人和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并成立大学生众创空间。

冯林表示,通过比赛继续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创造力、有创业激情的团队,聘请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吸引风投资金,引导和扶持一批有创新性、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与万达集团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申请“万达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已有10余名学生成功入驻万达创业广场。

陆凯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让创新创业之花开满理工园。

责任编辑:张平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