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17届毕业生冬季大型供需见面会在我校刘长春体育馆举行,510家单位带来万余个岗位需求,参会企业数量为近年之最。企业携手高校招贤纳士,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毕业生也尽其所长,在正确的就业观的指导下,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建设。
“踏实”、“工作能力强”成大工毕业生标签
冬季大型供需见面会是毕业生就业的重头戏。今年参会单位多达510家,是近几年参会单位数量、质量最高的一次。一汽、电子科技等知名企业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云集,高质量单位的万余岗位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一汽、电子科技等企业也已是长期、多次来我校招聘了。
一汽集团招聘负责人对我校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工的毕业生工作认真负责、十分敬业,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虽然近年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但像大工这样的名校,毕业生依旧有很大吸引力。
来自大连来锐软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同样表示,大工的毕业生基础掌握的比较好。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大工学生入职后基本素质都很高,也很踏实,在招聘中更看重学习能力和潜质。
企业筛选人才标准不同求职者应做好职业规划
各类企业的岗位由于自身性质、需求的不同,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中化石油辽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对于人力管理、销售等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岗位,公司比较重视毕业生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专业并不是一个限制因素。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的负责人对于我校学生的评价很高,“总体感觉不错,前来投递简历的学生表达清晰,谈吐也很大方”。他同时表示,成绩和沟通能力这两方面会比较重视,成绩好的毕业生会优先考虑。
而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为数不多的传媒公司,对于应聘者的文笔能力、文化底蕴和想法创意十分看重,对于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负责人表示面试表现和个人作品是公司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但如果个人作品表现出的构思、技术等都比较成熟,专业的限制会有所放松。
在与企业招聘负责人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很多负责人表示,前来应聘的同学依旧存在盲目投递简历的现象。一汽集团的负责人建议毕业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最好提前对要投简历的公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招聘负责人还提到,应聘者的成绩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而丰富的实习经历也会加分。
求职心态相对乐观就业观念有所转变
参加本次招聘会的毕业生对于求职的理解不再只是停留在薪资待遇、地域限制等硬性标准,更多的毕业生把眼光放在自我定位、优势匹配、提升能力等方面。
招聘会上,求职者人手一个透明文件袋,内装多份制作精美、内容详实的简历,在面试官面前从容不迫地展示自己,各企业招聘负责人均表示我校毕业生沟通能力强。硕士生李群和新东方的负责人交流自如并投递简历,她告诉记者:“我认为踏实很重要,应当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赚取’资本。”关于职业选择,她说道:“我是学化学的,毕业后想多给自己一份选择,因此也有意向到文职岗位去尝试一下。”由此可见,毕业生的工作选择趋向多样化。
“在我看来,现在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乐观的,有很多优秀的岗位等着我们。”卢章耀自信地说,本科和硕士阶段他选择就读不同的专业,亦是为了多一份选择,他总结说:正确定位、严格要求、发挥优势十分重要。会上,记者发现有一部分留学生也在会上寻求一职。经过几年的学习,留学生拉蒙有意向留在中国工作,他这样评价本次的招聘会:“这次招聘会的规模很大,同时为大家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他不仅提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求职的帮助,还特别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他说:“我的中文不是太好,在求职的过程中还是有些担心的。”
招聘会现场也有一些大三的学生投递实习简历,在招聘会中汲取经验,争取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更好的规划未来。
多项举措助力盘锦校区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
大工盘锦校区以其特色办学的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独树一帜,如今迎来了盘锦校区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其就业情况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校领导亲自带队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行业集团推介盘锦校区和毕业生,学校广泛邀请对口单位走进盘锦校区了解办学特色、开展招聘活动,盘锦校区也在积极地组织开展系列毕业生的推介活动,多项举措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本次招聘会便提前一天在盘锦校区设分会场,有三十余家企业先到盘锦校区招聘再到主校区进行招聘。大连共创软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均表示,盘锦校区的毕业生同样十分优秀,更看重毕业生实际情况,实际招聘过程中并无差别。
盘锦校区的研究生招聘团队也来到了本次招聘会,他们表示,盘锦校区的毕业生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大学生的就业大潮中实现自己的“工作梦”。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学校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紧密围绕“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东北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国防、军工等重点行业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拓展建设就业市场。本次参会单位覆盖了全国27个省区,其中,京津冀18%、江浙沪16%、东北三省47%,大连最多150余家、北京60余家、山东近40家,这与我校毕业生就业愿望和地域流向基本吻合,为毕业生寻找理想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针对2017届毕业生,学校已组织开展毕业生推介、对接活动20余场,组织实践团队深入重点单位230余家,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70余场,同比增长20%,校领导带队走访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等重点行业集团,拓展北京、上海、杭州、厦门、西安、成都等地区就业市场,就业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专业背景、性别差异遭遇求职尴尬
记者从招聘会现场了解到,一些公司招收复合型人才时容许一定的专业偏差,但其它工作岗位如技术岗,则需要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种要求也是各专业就业情况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化工专业的沈善文表示,虽然我校化工的毕业生想找工作不太困难,但是由于近年来专业形势不佳,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都不是很好,毕业生找到“心仪”工作仍有困难。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专业的金春国则告诉记者,虽然本次招聘会针对文科生的岗位不多,但今年就业情况好转,身边很多同学都早已提前拿到了offer。
当问到制冷及低温专业的李佳星关于今年就业形势的问题时,她说“不只今年,历年男生的就业形势都比女生好一些。”她坦言,一些专业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在找工作时尤为突出。很多单位表示虽然男生女生都可以接受,但仍会委婉地指出一些职位由于职业属性,男生的留存度会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记者观察到各企业对文科生的岗位设置有所变动,其中包括客户经理、文案策划、行政管理等等,各高校以及人力资源类岗位越来越需要文字功底强、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的文科毕业生,但是其中也有部分文科生表示对于自己来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英语翻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戴晓琴和周慧敏一致认为:“应该在大学里多锻炼自己,抓住实习机会丰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