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代表学校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并就新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一、上学期工作的回顾
上学期,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党的建设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2010年工作要点中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人才培养工作
1.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以假期实践为主、日常实践为辅的社会实践体系,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引导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等相结合;积极拓展学生工作新领域,不断丰富辅导员博客的种类和建设方法,全面提升辅导员博客育人功效。系统推进“春雨计划”,强化学生发展咨询和个体指导。优化学生激励机制,积极发挥优秀学生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突出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积极探索和构建学部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2.本科生教学。(1)卓越工程师计划。我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8个本科专业、11个研究生专业和部分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别培养“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2)本科专业建设。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化学工程、传感网技术、物联网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功能材料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通过教育部评审,我校成为全国获批数最多的学校。作为全国按大类专业认证的首个试点学校,我校机械类专业接受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查,获得了全国同类专业最好的评价结论。城市规划专业也顺利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评估。(3)“质量工程”建设。获批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0项;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1项。在“十一五”“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我校无论是获批项目数还是项目总经费,均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4)课程建设。启动荣誉课程建设,设立学校荣誉课程和荣誉主讲岗位,从政策上激励和引导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高等数学成为我校第一门荣誉课程。(5)本科生合作培养。推进高校间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了《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书》,今年9月,我校将派出86名学生赴6所高校访学,同时接收111名学生来校访学。(6)专业分流工作。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2008级、2009级2637名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分流,优秀学生转专业比例扩大到20%。(7)教师培训。坚持开展教学观摩、名师讲坛等活动,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法研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王博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全国第四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3.研究生培养。(1)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修订并出台了新的《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细则》和《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细则》文件;制订了《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协议书》,以协议形式明确了学校、导师、研究生三方的权责,完成了2010年导师创新基金评定工作以及2010年上半学年研究生“三助”岗位聘任、调整和考核工作。(2)学位工作与培养质量管理。加强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修订了我校博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标准及实施办法;出台《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试行)》,加强了博士生的培养过程管理。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胡浩权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方云明毕业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正在公示);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部分国外名校开展了博士生join degree的联合培养工作,在部分重点学科启动硕士生国际化培养方案。(3)非学历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收工程硕士、高校教师、春季MBA和MPA共1039人。健全督导组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论文答辩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了培养特色和质量。
4.招生就业。(1)本科生招生工作。今年我校本科录取4688人。通过加强招生宣传、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设100个“优秀生源基地”等举措,有效保证了生源质量。在分省计划的31个省区中,22个省区理科(统招)最低录取线高出当地一本线40分以上,其中13个省区高出60分以上;20个省区的理科最低录取线高于2009年。我校在辽宁招生计划的比例为29.8%,生源质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一本线67分,与去年基本持平;文科最低录取线高出一本线27分,是近年来生源最好的一年。(2)研究生招生工作。今年共录取硕士研究生3287人、博士研究生686人。与全国一区复试分数线相比,工学总分高出国家一区线35分,理学总分高出国家一区线20分;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766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3)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建设和开拓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接待各类用人单位1657家,举办招聘会470场。截至目前,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4%(升学率3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3%,87%的毕业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就业平台落实了工作单位。
(脱稿说到:
我们全体教职工要像关心人才培养一样关心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共同努力提升生源和毕业生就业质量。
我们全日制本科生规模大约19000多人、研究生12000多人,不要盲目地追求过高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这有学校办学基础、生源质量、办学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制约;我们不可能与美国顶级的私立大学比,它们一般本科生规模很小、比方说7000人左右,研究生规模持平或大于本科生规模;其实美国的公立大学,比方说UIUC、普度大学等著名的公立大学,它们的全日制学生大约41000人、其中研究生只有9000人左右,学校除了奖学金、助教、助管资助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之外,其余是教授(包括助教授、副教授)有多大的科研需求和资助能力就招多大数量的研究生;因此,如果国家不是进一步较大幅度增加研究生人头拨款,我们学校12000余名研究生都是学校资助完成学业(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是学校不可持续承受的,我们的教授(包括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讲师和副教授)要有进一步加大分担研究生培养经费的思想准备。学校这五年的方针是,本科生规模基本保持不变,博士生的规模积极增长,硕士生的规模从严控制或适当压缩,积极理顺研究生培养成本合理分担的机制。)
(二)学科建设
(1)“985工程”建设。“985工程”二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专家组认为:我校“全面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学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院结构日趋合理;资金使用绩效明显”。学校研究确定了学校“985工程”下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完成各平台和子项目建设方案,明晰了今年的建设内容。本年度将得到国家1.2亿元的财政支持。(2)“211工程”建设。继续推进“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及年度建设工作,组织 1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完成中期检查的校内验收。(3)学科点增列申报。建筑学、工学若干一级学科、哲学等8个学科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等10个学科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金融等6个学位点为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1个制药工程领域。(4)导师队伍建设。增列43位博士生指导教师和111硕士生指导教师(在岗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达到459人,硕士生指导教师达到1522人);审批新增跨专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联合导师及副导师55名。完成对校内153位博士生导师的考评工作。17位教授当选第五届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
(脱稿说到:
国家今年起授予了我校自主增设博士和硕士学位点的权力,今年下达我校自主增设一级博士点数量7个,我们申报了8个,这8个怎么遴选出7个,还需要学校协调和教育部审批;第二方面,新增的专业学位,包括非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国家按照应用型培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与专业学位点有关;第三方面,就是研究生招生名额,学校规定博士生导师每年在保证一位导师招收1名博士生基础上、最多可招收3名博士生,是从学校博士生导师与博士招生数量综合考虑的,我们459名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近700名博士生,每人平均是不到两名的;同时,按师生比例,每位硕士生导师每年招收两名、限制到招收3—5名硕士生也是合理的,我们1522名硕士生导师、每年招收3300名硕士生,每人平均也就两名多点。在此基础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都应该有个基本的条件来支撑每年招收基本数的研究生,这是学校的基本要求和希望。
学校“985三期”建设分八大版块加学校直属研究院和测试中心,各学部院系或板块相关单位一定要建设共享共管的学科或研究大平台,规划论证时这是明确的,这一点要成为“985三期”建设的共识和强制约束,全校上下都要严格执行。)
(三)科技工作
(1)科研项目与经费。我校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批准239项,经费突破9000万元,达到历史新高。段春迎、刘黎明、程春田和朱庆华四位教师通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专家评审。我校负责的3项课题获得“973计划”的资助,2项ITER计划专项获得立项;参与申报的4个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通过评审;参与的10个“863计划”项目今年签订合作合同;由我校主持的1项“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经费3000万元,参与的1项也通过评审;此外学校还获得科技支撑项目2项(含1项参与)。截至6月底,学校科技总经费比去年同期增长37.67%,其中纵向经费为1.49亿元,同比增长78.5%。(2)成果奖励。我校钟万勰、孔宪京、李宏男和贺高红四位教授牵头完成的4项成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其中钟万勰院士负责的成果被建议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余3项成果建议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我校参与完成的三项成果也通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1项成果建议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成果建议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林皋院士等完成的4项成果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成果获得二等奖。(3)基地建设。“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基本完成项目建设论证和经费预算调整工作,获得国家财政6000万元经费支持;“海水淡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能源研究院、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筹)、传感器与物联网研究院(筹)、先进材料研究院(筹)和交叉学科研究院(筹)全面进入论证和逐步建设实施阶段。(4)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社科项目5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及其它各类社科项目77项。8项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5)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评审。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培育、理科基础、学科交叉前沿、人文社科四个科研专题项目的申报与评审,资助159项课题,经费2573万元。
(脱稿说到:国家奖我校今年共获7项,其中主持4项,参加3项;4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大丰收的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表现突出;人文社科基金获批项目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下一步需要特别加强的是国家科技专项,对此学校要有更大的参与度;国家的十一个专项,每一个都有一千多亿、甚至更多,其目的就是要拉动和建设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大工一定要有大的参与度,只有组织大团队、大的参与度,学校的科研经费才能有大的提高。第二方面就是要高度重视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一定要立足我们的优势和特色、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规划。)
(四)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
(1)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大连理工大学(新疆)校企合作委员会,吸收27家会员单位。加强省、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平台建设,谋划重大科研立项,先后同一重、沈飞、沈重、中建等省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科技对接,推广校企合作研究院新模式。围绕珠三角地区,筹建“阿斯顿重防腐涂料联合研究中心”。(2)“三院两城一园”建设。营口研究院大厦5月中旬奠基开工,新材料工程中心入驻营口;常州研究院大厦主体工程也于5月中旬开工,与新北工业园、常林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积极筹建材料表面工程公共技术平台;珠海研究院得到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达成了共建意向。旅顺科技城四家入驻公司的科研大楼及配套公寓已经开工建设。松木岛化工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具备了年产500吨催化剂生产能力,已开车生产,为我校化工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中试基地及产业化平台。前不久,我校与威海文登市政府签署了大连理工大学文登南海科教城项目协议,其目标是建设成为集教学、研发、技术孵化、技术成果转移、实验、生产及生活配套设施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科教城。(3)工程中心。启动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验收准备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中心的发展定位,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新增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组织加入微生物药物技术创新与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同时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低碳与绿色建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我校参加各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14个。其中染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我校为副理事长单位。(5)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出台了《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我校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上半年申请专利256件,授权196件,其中发明160件。
(脱稿说到:
学校近几年产业发展态势明显强劲,特别在营造集中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园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学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国家层面,中国自主创新支撑自主产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国的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形成自己强大的体系还任重道远。从国际环境层面,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对我国自主产业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谈到作为中国的理工科大学理所当然要支撑起中国自己产业的创新,这是我们的责任。大学有服务社会的职能,但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为此,我们反复探讨应该有一种新的机制,既能够做好我们的社会服务,又不冲击我们的教学、科研,并且这种社会服务模式与学校教学科研形成互补或者带来优质的资源。学校产学研服务一定要加强,同时也要有新的体制和机制。
近年来学校虽然开启了很多产业化基地,但学校没有投一分钱。学校是通过新的机制来支撑、来体现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能力。
我们的西门的出口,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高新园区,这里理所当然应该改造成一个既有利于大学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利于学校产业技术转移,同时又对当地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重要支撑和辐射作用,第三还是高端产业孵化和文化产业集中的大连市重要的亮点,也是我们周边环节的提升。我与高新园区、大连市说了提升我们周边环境功能的想法,他们很支持,学校一定要积极谋划、主动牵引,府、校、企三方合作,加强和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五)人才队伍建设
(1)“358”履职考评。开展讲师履职考评工作,经过参评人答辩,评委综合评价并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将评价结果与学部、学院(系)进行了沟通,243名参加考评的讲师中,206人续聘,37人转岗或调离。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建立激励与淘汰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2)全面推进定岗定编、全员竞聘、择优聘任。开展实验技术岗位、部分工人岗位和传达员岗位竞聘工作,以及产业和后勤系统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工作,其中实验技术岗位386人参加竞聘,上岗361人。顺利平稳完成实验技术岗位、传达员岗位和工人岗位的竞聘以及产业和后勤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工作,是实现定岗定编、全员聘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了我校人员聘任制度,全面落实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3)高层次人才培育与引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美国密苏里大学陈震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王钧教授进入国家第四批“千人计划”重点学科平台人选。程春田、刘黎明、胡祥培受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大学周荫强受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半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其中直接引进34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师资博士后16人。34人中本校、外校、海外人员比例为1:0.73:1.36。(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职工在职培训管理,制定了教职工在职培训的暂行规定;全面加强了教职工考勤管理;研究制定外籍人员的聘用政策,出台了外籍教师聘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博士后是主要的流动科研编制,出台了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并对博士后经费和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博士后工资福利以及科研经费导师分担制。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减少用工风险,拟定了聘用退、离休人员劳动协议;积极酝酿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等。
截至上学期末,我校教职员工总数为3418人,其中专任教师1906人,博士后313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8.7%(13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专任教师总数59.2%(1128人)。正高级职务岗位507人,副高级职务岗位935人。目前学校有“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10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5人。
(脱稿说到:现在学校的专职教师已经增长到1900多人,还有近100人的师资博士后两年以后要进入教师岗位。下一步,学校岗位要进行定编,定编包括四支队伍:专职教师、技术岗位、行政岗位、研究生助管助教岗位等。四方面的岗位要统筹考虑,其中定编定岗中最难的是教师岗位。2006年,学校专职教师大约1600人,经过这4年的扩充,专职教师总量净增了三百多人。随着专职教师人数的增加,我们一定要考核学院到底需要多少教师,按什么原则给院系教师定编定岗,学院建设什么学科专业、强化什么优势特色、需要多少人一定要有岗位规划,不能全校进人不分院系轻重缓急的需求、高矮一起排队、某个标准的“高个子”都进来,结果有的院系人员过度膨胀、有的院系人员极度紧张,这是无序的队伍建设。今年下半年要加强队伍定编定岗的统筹和规划,学校进人进到现在的程度,可能有的院系三年五年不能进人或极少进人,有的院系则可以进人或较大数量的进人,这种情况很正常;同时还要加强358的考核转岗、分流和淘汰机制,而且优势越强、人员越过渡膨胀、考核的力度越大,这也是很正常。
我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和我校的教师队伍相对全国同类高校都是偏低的,当然我们适当增加行政岗位、核心岗位一定要是我们的固定人员,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行政岗位固定数一定要提高到其它学校的水平,因为我们要考虑其它因素,每年我们有几百人在助教助管的岗位和人员,这些人员可以作为行政单位的补充。这是对我们有利的,因此在行政人员固定编制数量这一点上也不要盲目地攀比,要积极通过研究生助教助管的机制和岗位来补充。)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1)校公共交流平台建设。我校最近获得由国务院批准、教育部授予的一定的“出国和来华任务审批权”,即我校根据所授管理权限,自行审批派遣本校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人员因公临时出访和邀请境外人士来访事宜,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这对我校国际化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方便。上半年,学校与10所国(境)外大学签署了17项校际协议书/备忘录,其中与美国高校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本学期起将陆续与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西北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等名校进行3+2、短期交流和互勉学费等不同形式的学生交流;国家“111”引智项目“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已通过验收并获得新一轮滚动支持(5年);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大连理工大学—IMEC创研基地在我校揭牌。(2)教师国际化。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项目8项,共录取各类国家公派出国人员131人,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圆满结束,有20人到美国参加了为期4周的英语培训课程;中层干部国外培训项目已获得国家批准,将在年内派往美国学习3周;上半年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数达到242人次,同比增长21.6%,有些学部/院系已开始组团参加本领域的国际知名系列会议,提升了我校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地位。(3)学生国际化。支持校际间学生交流,上半年有近200余名学生到境外交流;同时也接待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和台湾等地学生来校学习交流和暑期课程学习。今年春季招收了来自44个国家的417名留学生,其中学位生170人,同比增长70%(9月份开学后学位生将达到约200人)。
(脱稿说到:关于国际合作交流我们要强调一些重点,也要消除某些误区。第一个方面是学校国际化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第二个方面是国外学校合作的学生交流;第三个方面是接受更多的来华学位留学生。所以如果没有教师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国际知名”只能是句空话。下一个五年计划,学校要提出对教师基本水平的要求:我校80%的教师应该广泛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参与引领所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所以谈到教师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是教师“一拍屁股”离开自己的岗位、出国到一个学校、一个单位呆半年、一年甚至两年,而是不耽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情况下积极活跃、参与引领国际学术活动,也如我常说到的(国家也这么要求)一流大学的教师应该是“国际学术舞台有声音、国际期刊有文章、国际学术组织有位置甚至地位”。我曾经说过,本科生的国际交流主要是学校和院系推动的事,教师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自己的事,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是导师的事。我们必须在教师层面抓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出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全面促进学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更好地加快“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建设。
学校要加强接收更多学位留学生的基础建设,包括一是学校一定要建设若干完整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纯英语授课的课程体系;二是学校要遴选一支能够较好用英文或其它外语语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或研究生论文的导师;三是要完善我们接收短期留学生的暑期学校项目,要强化中外学生共同完成创新项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建设以及更广泛的本科和研究生的交流合作,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要积极地参与进来、甚至发挥必要的主角作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要做好牵动、服务和实施工作。)
(七)服务与保障体系
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学校上半年财政总收入7.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0亿元,增长27.82;财政总支出7.63亿元,同比增加1.43亿元,增长23.17%。加强财务的科学管理,做好预算、核算、决算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国家财税政策变化和学校改革,积极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财务运行机制。积极加强财务分析与预警,防范财务运行风险。加强审计工作,完成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9项,审计资金7.13亿元,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审计建议115条;完成基建和修缮工程项目审计125项,审减资金301万元。
西部校区建设继续向前推进并即将正式启用,市内校区搬迁和图书馆整合搬迁工作已经启动。凌水河改造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待高中搬迁后进行)。暑期还启动了文科综合实验室、西灰楼改造等一批修缮工程。
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完成机构调整和干部聘任,进一步优化了机构设置,明晰了职责分工,提高了服务效能。完成对北山食堂、清真食堂及部分宿舍的改造。市内校区在即将搬迁的情况下,保持了稳定有序。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基本完成,4945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获得补贴,总计约2.43亿元。
图书馆完成了对原化院馆、老馆的搬迁和伯川馆部分资源的整合和西部校区图书馆的开馆准备工作。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顺利结束,实现档案网上归档并完成了培训工作。数字化校园项目二期建设项目启动,主要开发和集成面向主要职能部门的业务系统。体育馆作为教学保障设施和师生员工文体活动基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脱稿说到:新建的深海实验室要与原有的海动实验室连成一片,在校医院迁至西灰楼的同时,学校明确表示,按照大学学校医院的功能定位,学校一定要在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像样的校医院,包括场地、设备和队伍等。后勤的改革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是学校和后勤部门共同努力的目标、决心和积极推动的工作。)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推进学校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方案的安排,在前期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多轮讨论修改,形成了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文本。以学部制改革为抓手,积极推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组建了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目前我校已组建了6个学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完成了组建方案。截至8月15日,在学习实践活动20个整改项目、81条整改措施中, 67条已经完成,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11条将在年底前完成。
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校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创先争优”活动分类指导方案》,对我校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人员中党员等不同群体,对学部(学院、系)、机关(直属单位、附属单位)、后勤、产业等不同单位,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要求,活动开展顺利。
基层组织建设与干部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上半年发展党员1061名,本科生中党员比例达到16%。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新模式,设立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党总支,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积极进行干部提任与职级晋升合理衔接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实践探索,完成新组建学部及下设学院的班子搭建和干部配备、新一轮后勤处学校管理科级干部换届聘任、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换届以及软件学院党总支、后勤分党委的换届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的龙头作用,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大工讲坛报告会和各党支部学习等方式,结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内对外新闻宣传,在校内外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很好地宣传了学校的形象。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节,通过校园嘉年华、“校园开放日”和“欢送2010届毕业生”为代表的文化节活动,师生积极参与,打造了校园有品位、有内涵的“狂欢节”,促进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着力建设廉政制度体系;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重点,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重视案件查办,坚持标本兼治。
加强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定完善有关实施办法,自觉接受校内外监督。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学校章程的起草制定工作。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优化服务、提高效能。加强统战工作,组织各党派成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为学校发展献计出力。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代表提案和提案办理工作。继续实施温暖工程和健康工程。关心离退休老同志生活,进行了健康体检,改善了老年大学条件。
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力度,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完成了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建设。集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整治活动。做好敏感特殊时期和大型活动的保卫工作,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加强保密工作,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保密技术防范和监督检查水平。
(九)其他工作
校友和教育基金会工作。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完善校友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事业发展基金会工作,上半年募集和接受捐赠 47笔,总计488万元,并募集到300万元资金用于凌水河改造工程、50万元资金支持大学生就业扶助项目。
(脱稿说到: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友会的工作,学校曾强化过一些理念和观念。关于校友会的工作和基金的筹集,应该有项目的牵动,学校积极谋划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项目且校友会很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请相关校友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合作和捐赠。国外很多做得好的校友会其中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项目来牵动,而不只是大规模的活动,当前,我们应该将大规模的活动和项目牵动有效地整合结合,形成更有成效的学校和校友沟通、互动和合作机制。)
区校一体化工程。千人博士后流动站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高新区正式出台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博士后待遇和进出站管理办法,为大规模招收和培养博士后奠定了基础。与高新区推出“兼职计划”,鼓励教师到高新区企业兼职或做咨询工作。积极组织制定技术研究开发院建设方案,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平台建设。附属高中迁建工程正式开工。西部校区高压线入地等其他一体化工作正在以不同方式推进之中。
城市学院坚持“打造内涵,发展办学特色”,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4%,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继续教育学院稳定规模、加强了品牌建设。附属高中高考成绩提升显著,本科升学率达到100%;附属学校408名考生中600分以上考生占42%,考入省市重点高中比例达81%。
各位老师、同志们,上半年,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很多部门的同志在暑假放弃了休息,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前不久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新方针和新举措。对照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潮流中,深怀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知难而进,改革创新,不断把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继续向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二、新学期工作的安排
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必须按照2010年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把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好。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深入研究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认真研究落实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改革举措,将其体现在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来,以进一步凝练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发展理念、战略举措。要抓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我校申报的项目包括:一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及其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构建以学科和学科群为基础的“学校、学部、院(系)”三级结构,下移管理重心,构建矩阵式的教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办学活力和创造力;设立跨学科专兼职结合的研究院所,强化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加快企业化管理的技术创新实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建立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验区,统筹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全程设计、分段实施、贯穿培养”为基本思路,针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各类人才,分别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三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定岗定编制度,实行全员竞聘;切实按内涵推行职员制改革,多举措全方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引入博士3年、5年、8年竞争机制;实行绩效津贴改革,优化薪酬激励制度。建立全员发展与激励长效机制。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形成梯队培养体系。建立海外招聘网络,搭建回国平台。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四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以学术评价、绩效考核和科学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并据此建立相对完备的现代大学运行规则体系;依法规范办学行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模式下的现代大学治理机制;统筹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
(二)以985工程和211工程为牵引,进一步提高学科综合实力
建设结构合理、富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也是我们开展战略规划的重点。我们必须坚持学科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并以学科规划为依据,凝炼学科(专业)方向、汇聚人才队伍。要抓住“985工程”、“211工程”三期的建设工作,建设学科高地,构筑学科高峰。要按照“985工程”三期各平台和子项目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学校“985工程”第三阶段建设方案;完善985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各平台及子项目进行2010年度的建设工作。要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书》,组织各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施今年的年度建设任务。要组织完成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评估工作,做好全国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科点自行审核和建设工作。
继续推进学部制改革,组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要在学部制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针对我校开展学部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讨和制定《大连理工大学学部及其内设学院工作细则》(暂定名),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学科群体优势, 加强对学科资源的统筹管理,积极推动大学科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
(脱稿说到:
学校和广大教职工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学部制改革,学校的基层学术组织80%已经纳入了学部体制下,进一步完善学部运行机制,是发挥好学部体制的关键,学校也专门召开了座谈会,组织部也做了调研,在此基础上,组织部要进一步完善方案。学部制进一步完善有三方面的重点:第一,教学方面,教学建设、组织和管理一定要“一竿子插到底”,因为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任务,是学校强制并且要高水平完成的任务,这一点,大连理工大学的认识是比较靠前的,所以教学这一块,一定是全校教职工共同履行的基本职责。第二,学院主管的科研、队伍和学科建设等三个重要方面工作,学部要加强统筹。第三,既然学部制把学校很大的学科群集合了起来,学校要认真探讨管理重心如何下移。)
(三)坚持育人为本,把“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进一步落到实处
下半年,学校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从政策导向、舆论氛围、资源分配、评价考核、投入保障等各方面来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拓展辅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数,除建筑学、雕塑等专业条件不允许外,75%本科专业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辅修;积极推行“数学+金融、力学+X”、“物理+电子”以及“X+管理”等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与国内更多高校互派学生交流访学,尤其是探索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培养机制,统筹师资、课程、实践、实验等各类资源;与企业深入合作,多方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建设国家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办好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教育论坛;加大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力度,关心学生的发展,探索学生在一定专业范围内自主调整专业的途径,改革和完善以学部制为基础的各级教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将教学工作“一贯到底”;召开本科教学年度工作会,总结落实第十四次本科教育教学研讨会精神情况,探讨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新举措。
继续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规范、学位授予要求以及管理工作流程。结合学部制改革,实施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结合辽宁省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加大优秀论文培育力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我校学位论文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位管理信息化工作,启用新的研究生外语教学系统,把外语教学和选课、成绩管理功能分开;进一步简化答辩申请手续,实现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等管理流程的网上操作与无纸化办公。研究探讨学部制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科为单位的外语授课教学体系建设,为吸纳国际学位留学生创造条件。积极开展非学历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将非学历专业学位纳入类似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体系的方案,实现按计划招生并调整办班经费管理。
(脱稿说到:
关于通识课程建设。对于理工科学生培养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应该进一步加强,现在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学生完整的通识课程是必须的,但是还不够,对于理工科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要有一些人文社科的通识课程;对于人文社科的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应该有一些理工科的通识课程。)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大班教学、小班讨论为重点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泛开辟第二课堂,加强思想引领,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丰富学生工作“八项工程”内涵,充分发挥 “八项工程”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推进学风建设为重点,强化责任担当教育,丰富精英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式,探索建立大学生学业支持中心。建立健全班主任、班导师工作机制,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试行辅导员和导师双重指导机制。(脱稿说到:在学生服务和管理方面,辅导员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业规划方面也有辅导员不一定做得到的地方,所以我们的高水平教授应该跟辅导员一起发挥导师应该发挥的作用。)强化学生自我教育,完善大学生发展咨询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春雨计划”实施过程指导。拓展辅导员博客类型和表现形式,努力建立以辅导员博客、社交网络平台、主题网站、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具有我校特色的立体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自救应急演练,筹建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出台《大连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构建学部制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与机制。
拓展招生就业工作新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吸引高质量生源和高层次用人单位;以学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结合各地生源情况及毕业生供需状况,合理调整招生计划以及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的区域结构,坚持生源质量与生源结构并重、用人单位数量与层次兼顾的原则,使有限的招生资源和毕业生资源尽可能地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积极吸引校外优秀推免生,探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新模式,在部分学科试行申请入学制。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坚持以学科、专业、基地统筹规划和建设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质量提升为前提,做好队伍规划和建设工作;重点引进教授、副教授和留学回国人员,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按岗位进行管理,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两个类别、三种岗位的评聘模式:两个类别为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固定编制中按照专任教师、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岗位分类管理;流动编制按照研究人员、实验人员和服务人员岗位分类管理。
强化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人员评价与考核的新机制,做好新一轮副教授履职考核工作。坚持“按需设岗、按岗竞聘、岗变薪变、动态聘任”原则,总结“358”履职考评和实验技术竞聘的经验,建立长效的“358”考评机制,完善和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加大杰出人才培育力度,激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继续深化人员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多样化的依法用工方式,出台专职科研人员聘用、考核和管理办法。继续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提高招收规模和质量,加强师资博士后的培养与管理,大力推进“千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以国家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和出台绩效工资制度为契机,以编制核定为基础,探索建立目标管理模式,探索基于绩效的薪酬分配体系。强化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和制度建设,发挥“三助”岗位效益。
(五)加强谋划和牵动,提升科研的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培育创新能力的统一,加强谋划和牵动,不断完善科研评价机制,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
全力推进学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做好专职研究队伍和研究机构政策、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工作,完成事业编、非事业编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的制定。积极探索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的运行模式,做好“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组织实施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能源研究院、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传感器与物联网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院和交叉学科研究院的规划与筹建工作,探讨新的运行机制。完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提高团队建设的内涵及影响力。紧密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续谋划、组织重大项目,大幅提升我校科技工作的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重视面向科学前沿的科研工作,强化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谋划、凝练与集成,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全面推进与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做好GF“十二五”规划及重大专项的组织策划工作。做好保密、质量管理与科研生产许可等GF资质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按学校总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重点资助。继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结合我校理工学科的优势,探索人文社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
落实学校产学研战略布局,推广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新模式,积极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水平,服务国家重要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三院两城一园”建设,抓紧制定三院工作方案,做好发展规划。加快学校科技产业发展,加快成果转化力度,筹划与推进科技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动设计院管理体制的创新;大力推进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积极做好国家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成果转化。利用高新区即将出台的政策,继续推进以千人博士后工作站、研发院与产业对接和软件学院迁建选址为重点区校一体化建设工作。
(六)强化机制,注重落实,力推国际合作与交流
搭建平台,强化机制。为更好激发院系和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动作用,下半年将筹划构建以师生和院系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平台体系,酝酿成立“国际化工作委员会”,下设国际交流协会,吸纳教授/教师和学生,吸纳热爱大工和教育事业的海内外校友及友人参与国际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化信息网络平台;积极筹划和准备,争取在年内圆满完成我校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合办的第二所孔子学院挂牌仪式;还将完善英语授课课程体系,为大规模吸引海外留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筹建中日软件学院;筹划中白研究生院;同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将制定我校国际化评估体系,纳入院系及个人年度考核体系。
加大留学生招生力度。将进一步强化留学生,特别是学位生招生工作,拓宽招生渠道,规范录取流程,制定并实施《大连理工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条例和实施细则》,优化学位留学生结构。争取在2011年底使留学生达到500人,其中学位生占50%以上。
注重教师派出与引进的结构调整。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和国际化基金设置,强化青年教师出国交流意识,提升40岁以下教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比例;通过国际化基金调整及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支持海外学者短期讲学/交流项目,保持动态平衡,活跃学术气氛。
(七)加强支撑与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985”、“211”省市配套资金。积极推进深海工程中心项目资金落实工作。探索适合我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校内成本分担和资源有偿使用的财务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全成本核算。全面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
正式启用西部新校区,完成市内校区的搬迁工作。按计划完成西区各项续建和新建工程,加快老校区改造,推进市内校区土地等资产置换,推动软件学院搬迁。在做好竣工工程的收尾工作的同时,完成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半导体学院、西校区体育场等在建工程,推进博留公寓、西校区道路、绿化、照明、围栏、景观等工程;配合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做好经理学院工程的建设。要根据需要和资金支撑能力,合理安排好基础设施建设。组织能源动力学院大楼招标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基础工程;抓紧完成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室的立项、设计工作,做好年底前开始动工的准备。做好环境学院与生命学院大楼、管经学部、北门车库、东山住宅迁建、人才公寓四期等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操作规范、降低成本、平稳实现的原则,解决好西部校区动迁的遗留问题。推进公房有偿使用机制和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实施八角楼、西灰楼的改造工程,科学论证确定主楼西侧楼的改造方案。
启用西部校区图书馆(经广泛征求意见,西区图书资源信息中心正式命名为“令希图书馆”),进一步统筹优化全校的图书信息资源配置。升级校园网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完成高性能计算机房改造和高性能计算硬件平台方案论证和初步实施工作;启动数字化校园二期项目建设;开通主楼无线网络,探索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管理模式。开展数字化档案馆二、三期建设,推动档案的网上利用、电子档案的即时采集。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体育馆服务师生的功能。
深化后勤改革。继续推进后勤财务制度改革,理顺经费拨付形式。调整托管食堂管理费收取方式,变固定额度为按比例收取;加强对经营性部门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定后勤财务管理办法、后勤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继续推进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理顺用人机制,对一些部门及岗位实行竞聘上岗,妥善安置待岗人员;加强对临时用工的管理。加强宿舍和食堂管理。做好校医院搬迁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供暖社会化改革。维护市内校区安全,做好人员分流转岗工作。继续做好东山清迁前的数据核查及全校住宅的数据核查工作,加强学校周转房管理。
(八)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等工作,重点抓好基层党支部的创先争优活动,使我校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心工作“创先进、争优秀”,激励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积极宣传典型,突出特色。做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探索党校管理架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探索与我校学部制改革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实践的指导,加强对党建创新活动的指导和支持。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探索建立面向机关管理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做好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学习宣传全国教育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重要契机,以党委学习中心组为重点,全面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方法,以一线师生为重点,加强典型人物及教学科研成果的宣传工作,提升学校形象和影响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核心,制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大学文化建设。
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大连理工大学“三重一大”制度规定》,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建立反腐倡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办公经费和大额预算部门经费使用的审计,加强预算审计,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学校章程起草制定工作,系统梳理学校各方面制度,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加强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维稳体系,畅通信息,完善预案,强化治安、消防、交通等专项治理,加强安全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要害部门部位、重要涉密领域、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提高保密工作水平。加强统战工作,支持和鼓励各党派人员参政议政,服务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继续实施健康工程和温暖工程。关心老同志生活,兑现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补贴(2008年;2009年已兑现);改善条件、加强领导,更好地发挥关工委的作用。
(九)其他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推进地方校友会和院系校友会、海外校友会的组织建设与联络工作;发挥教育基金会的积极作用,扩大募捐成果。
做好学校事业信息报告和学校事业发展分析报告的编报工作,推进学校事业信息管理工作上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做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工作。
落实全国科教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大学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引,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