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大工人物 > 正文

【大工人物·校友篇】朱敏:执着科研路 一生大工情

作者:董玉琴 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6-05-25 16:46

校友档案:

朱敏,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1978年-1982年就读于我校金相专业(1978级),1985年获得我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我校铸造专业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我校任教,1990年任材料系副教授,1995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朱敏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年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先后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广东省 “ 南粤优秀教师 ”、广东省 “ 丁颖科技奖 ”、“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Science of Hydrogen and Energy Award" 等荣誉。

朱敏1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当年冬天,全国570万考生坐在了高考考场上,27.3万人被大专院校录取。

1978年夏天,又有40.2万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这其中就有来自江西九江年仅16岁的朱敏。

恢复高考 全力备战

1977年冬天,文革后首次恢复高考,从千军万马中杀出的30万考生被录取后,朱敏就读的江西九江市第二中学迅速做出反应。学校开了一次考前动员大会,邀请被录取学生回校作报告。老校长面对台下的稚嫩学子,铿锵有力地表示:“你们要理直气壮地去参加高考!”

这极大地震撼了朱敏。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经历,即使已经有一届学生通过了高考,大家心中的疑虑也未能被完全打消。老校长的一番动员,校园风气骤然转变。学校通过组建重点班、调配师资力量,尽最大努力备战高考。

朱敏考入的重点班约有五六十人,在那半年里,所有人都夜以继日地发奋学习。“每个礼拜都有测验,墙上挂着名次表,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名次变化,掉得厉害了,老师就找你谈话,找家长谈话。心里压力还是挺大的。”朱敏说。

因为家中的两个姐姐已经错过高考机会,全家都把希望放在了朱敏身上,家中的一切都在为高考让步。朱敏就读的高中每周休一天,“休息日的时候,父母就让我在家里相对安静的房间里学习,他们待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去做别的事情,尽量不打扰我。”挤在两间房里的五口之家,尽最大努力为他创造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

经过半年全力以赴的准备,朱敏顺利通过高考,接到了大连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年少风华 情系大工

1978年,16岁的朱敏来到大连工学院,就读材料系金相专业。当时班里共33名同学,年纪最大的33岁,朱敏作为班里年纪最小的,还被同学们起了个有趣的外号——“老三十三”。朱敏的宿舍里住10个人,班里两个年纪最大的同学都在他们宿舍,十个人从大到小排序以兄弟相称,感情非常融洽,大哥二哥对“老三十三”也是颇为照顾。

朱敏回忆,刚来学校时,由于年纪小又第一次独立生活,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大哥、二哥帮他洗过衣服、缝过被子,“我们那时候的被罩跟你们现在的不一样,不是套一下就完事儿的,得用针线把被罩和被子缝在一起,得围着被子缝一圈。当时是二哥帮我缝的,我特别感动。”

感动朱敏的除了同学情,还有大工爱。朱敏刚一入学就收到了学校的礼物,因为地处东北,冬天寒冷,又赶上物资匮乏的年代,学校担心南方学生一时适应不了,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件棉袄,这让离家千里的朱敏倍感温暖。

谈到学习,朱敏坦言自己刚读大学时并不是个严谨的学生。有一门物理化学专业课,相对比较难,“考完试我一对答案,结果都对!这肯定90分没跑啊!”朱敏笑着说。结果,一公布成绩,他只考了60多分。怎么想都不对,朱敏找到授课老师查卷子。两天之后,老师把试卷带来了,让朱敏汗颜的是由于马虎,很多小错误导致了丢分。这件事让朱敏多年之后仍记忆犹新,感慨不已:“一是对自己不严谨、不认真的反思,一是对老师的敬佩,当年的老师们都特别负责任。”

经过时间的锤炼、阅历的打磨,朱敏对待学术的态度越发严谨,不知不觉间已从当年懵懂青涩的学生走向了扎扎实实的科研之路。

1982年本科毕业后,朱敏选择继续攻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时,他遇到了两位对他影响至深的导师——郭可信先生、杨大智老师。

师道传承 潜心育人

朱敏对材料专业的研究兴趣和热情是从研究生时期开始的,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的基础课程,开始越来越多地讲一些追本溯源的知识。老师能从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引申到类似材料以及历史上的诸多理论和材料的发现,这让朱敏觉得很有意思。“你会发现材料不仅是材料,它跟物理、化学、数学、力学都有关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来研究材料。这让我对科学本身产生了好奇心,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未解之谜的探索欲望激励着我一路向前地研究着。”朱敏说。

“郭先生有个信条‘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是这么要求自己,也是这么要求我们的。他强调创新,推崇追根溯源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朱敏回忆,有一次他和师兄一起做实验,师兄抱怨太难,做不出来。正巧被郭先生听见,郭先生严厉地说:“科学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关键是你能不能锲而不舍地努力。”这句话被朱敏铭记在心,每当前路迷茫,每当遇到挫折,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郭先生的谆谆教诲总在耳边响起。

郭可信先生是当时中科院的研究员、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在大工材料系做兼职系主任,是第一任系主任。由于郭先生不能常驻大工,1983年,郭先生委托杨大智老师担任朱敏的副导师。

1983年杨大智老师刚从美国回来,正在做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为争取科研经费和跟企业合作的机会,杨大智带着朱敏背着幻灯机四处做报告、做宣传,游说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了解这项新技术,进而支持他们的研究。“那时候没有PPT,都是一张张幻灯片,我们就背着幻灯机去很多地方做报告,甚至去了北京科技部争取项目。”杨大智老师为科研所做的努力和开拓精神让今天的朱敏回想起来依旧钦佩不已。在导师的身上,朱敏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的信仰以及他们对这信仰的执着和努力。深受两位导师影响的朱敏在硕士毕业后决定留校任教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大工一待就是近20年。

后来因为不适应北方气候,身体屡屡抱恙,1995年,朱敏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投身科研教学事业。多年来,朱敏在形状记忆合金、纳米材料和储氢材料的研究上都颇有建树,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近年来,朱敏潜心研究多年的储氢材料实现成果转化,对降低Ni-MH电池成本和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发明的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技术也开始推广应用。

科研路上精益求精的朱敏,对学生也有着严格要求。“我对硕士生的要求是要有职业精神,得敬业、严谨、刻苦、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博士生,朱敏要求必须具备科学家精神,包括较好的逻辑性、善于学习善于分析、专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截止到目前,朱敏已累计培养硕士、博士60余人。

2007年11月,朱敏出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他的一部分工作重心从科研教学转移到了高校管理上。朱敏认为做好管理工作要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其实无论做科研还是做管理,做到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处理人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人文素养,需要对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当好一个管理者。”

朱敏坦言,他的一生受大工影响颇深,从学术到人文,从科研到管理,他的身上始终带着大工人专注、勤奋、踏实的烙印,这烙印让他一生受益良多。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张平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