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校友之声 > 正文

【大工人物·校友篇】仝立勇:大工人的异国母校情

作者: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7-05-29 17:04


1978年,15岁的仝立勇因为崇拜数学家陈景润,考入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1990年,博士毕业加盟创立公司,公司发展顺风顺水,他却只身前往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他说:“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次机会,这是我直面生活的勇气。”

机会是霎时光芒 勇气是恒久的积淀

“数理力学系是大工的优势学科。”仝立勇坦言,“我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眼界开阔都是从大学开始的。”让他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大三时的材料力学课,副教授林少培全程英文授课, 指定了两本教材, 一本中文版、一本英文版。读大学前没接触过英文的仝立勇选了英文教材。“ 我是咬牙学下来的。”仝立勇笑道,“满书都是力学专业词汇,都不认识。”他就一个一个查、一个一个背,每天早操过后拿出半小时来到树林里大声读英文、大声背单词。

在人来人往的树林里坚持大声朗读为他练就的胆量和自信也让他在出国之后受益良多,可当时的仝立勇并不能预知那么久远的未来,“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得抓住!”这是他最简单真实的想法。

仝立勇萌生出国深造的念头是在硕士时期。为继续深造学习,更好地武装自己,本科毕业后,仝立勇考取了大工计算力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唐立民先生。“先生要求我们多读外国文献,了解领域里的前沿动态。”读着读着,仝立勇就对这些文献背后的科研过程产生了兴趣,“如果有机会出国交流就好了。”

上世纪80年代,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在机会尚未来临时,仝立勇一步一个脚印地读书、做科研、创业,从大工的计算力学系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继续读博。

博士毕业后,仝立勇与同学一起创业,租下宾馆里的两间房作为办公室,创始人和仅有的几位员工一起租住在大学宿舍里。招聘、争取项目、做产品、跑销售……一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他在短短两年里都尝试了一遍。公司规模虽小,但实力不容小觑,“我们做过价值几十万元的实用工程项目”。

就在公司发展进入正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仝立勇憧憬了多年的机会来了。

1990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招募博士后。仝立勇在师兄的引荐下投了简历,并顺利通过。“这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我得抓住!”

机会来临时,仝立勇从不缺少改变的魄力。果决勇敢背后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深沉积淀。

自由是心之所向 谦逊是大工的底色

1990年,初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仝立勇可谓眼界大开。“见识到了外国人的严谨和较真儿”。

仝立勇在加拿大时曾协助教授做过一个关于大型木材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测算和分析。“制造商为提高效率要求增加载重量,但政府必须管控运输途中的风险。”为了测出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政府将高速公路封闭半小时,在运输车上装卸不同重量的木材实地检测,收集数据。“他们对实验数据真实性的严苛要求给我上了重要一课。”出国前,大工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已经在仝立勇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到了加拿大才知道, 他们是整个社会都这么严谨和较真儿!”

随后的五年里,仝立勇从加拿大来到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飞机结构研究中心来到悉尼大学宇航机械与机电系,不断改变的背后是仝立勇对回归专业的执着和自由研究的向往。“从加拿大去澳大利亚是将自己从木材工业领域重新转回航空工业领域;从飞机结构研究中心去悉尼大学,是想摆脱企业经营目标的束缚,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

1995年,来到悉尼大学航空系任教的仝立勇在实现研究课题自由的同时也要自行解决科研经费问题。“ 如何说服政府和工业界,获得经费支持,这是永恒的难题。”仝立勇笑道,“幸亏创业时做过销售。”仝立勇的第一笔科研经费来自一家飞机零部件制造公司,委托他们做飞机尾椎的复合材料板研究。

三年之后,仝立勇第一次申请到澳大利亚基金委(ARC)的项目,研究澳大利亚电纤维增强的复合结构,他创新性地提出将传统的碳纤维换成压电纤维。“建立理论模型很简单,但在实物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因为创新,所以很多材料在当时的澳大利亚根本找不到,仝立勇不得不拿出大半经费在欧美寻找材料。2000年,仝立勇完成压电纤维模型设计,在时间上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但“我们产生的电压的场比他们更均匀”。

22年科研生涯里,仝立勇主持完成了20多项基金研究项目和工业项目。每当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了该领域的突破,仝立勇都欣喜不已,但大多项目日后回想起来,他都觉得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读书时,程耿东先生总说,科研工作是螺旋式进步的。今天的自己总是对昨天的成果不满意,这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该有的态度。”如今的仝立勇完全赞成老师的说法,秉持着大工人一贯的谦逊和勤勉。

母校是温暖之家 校友是远行的学子

2002年,时任大工校长程耿东院士、副校长郭东明在出访悉尼大学时会见了仝立勇,当时的仝立勇正是悉尼大学工程与信息学部副部长,分管国际合作事务。“程校长和郭校长提出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举双手赞成!”仝立勇尝试以悉尼大学工程与信息学部为试验田与母校的机械系、土木系、化工系和电子系等相关专业推进“2+2”教育合作项目。

“2+2”教育合作项目是指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在大工就读,后两年转入悉尼大学就读,学业完成后,学生可同时拿到大连理工大学和悉尼大学两所学校颁发的毕业证。这就要求两所学校互相认可对方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以机械系为例,大工机械系前两年的专业课累计达到十几门,仝立勇便将这十几门课的情况整理好,一门一门地征询悉尼大学对应老师的意见。“不是每个老师都认可的。”仝立勇坦言,碰壁是常有的事儿,沟通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用自己标尺,反问对方:“你觉得我怎么样?我就是大工毕业的!”

在仝立勇的不懈努力下,大连理工大学-悉尼大学“2+2”教育合作项目在2003年正式签约了。此后每年的招生访问宣讲会,仝立勇不管多忙都飞过半个太平洋亲自参加。有一次,他甚至邀请到了工程与信息学部部长和五个系主任一起组团回母校招生访问。“这是我的母校,台下坐的都是我的学弟学妹,我愿意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这是仝立勇的大工情怀。

1978年,仝立勇只身一人前来报到,刚到大连火车站就被告知,他托运的行李没到,要晚些时候才能到,第一次出门的仝立勇有些担心。注意到他的情绪,接站的刘春华老师向他保证:“我们随时帮你检查,行李一到就给你送来。”这是仝立勇的大工初印象:温暖、人情味、家。


校友档案

仝立勇,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宇航机械与机电系教授。1978年-1982年,本科就读于我校数理力学系,1982年-1985年,硕士就读于我校计算力学专业。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科研工作,在复合材料与结构、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多物场耦合结构设计与分析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与张洪武教授合作获得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8年)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2年);已发表220多篇同行评审的SCI国际期刊学术论文,2部学术专著和2部编撰著书,近100篇国际会议论文以及30多篇科研研发报告;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他引超过4300多次;主持完成20多项基金研究项目和工业项目,项目大都来自澳大利亚基金委、美国空军科研办公室、波音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空客公司以及庞巴迪公司;2002年组织第3届澳亚际应用力学会议任会议副主席,担任二十多次国际会议组委会成员和多次分会主席,应邀做了四十多次学术报告和讲座;为三十多个国际学术期刊评审过论文,担任四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特邀编辑;担任澳大利亚基金委、新加坡和瑞士基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多次应邀担任中国国家科技奖和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