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校友之声 > 正文

朱国怀助学金:共度一场春风化雨

作者:刘晏如 金小渝 来源:校友工作处 时间:2017-05-31 16:35

在大连,6000元可以做什么?

可以买一部iPhone7,但买不了iPhone 7 Plus;可以在金州或者开发区买一平米房子,但买不了市中心的楼盘;可以是工薪族一个月的工资,也可以是大学生半年的生活费和一次破茧成蝶的激励。

2015年11月,朱国怀校友设于我校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以下简称“化工学部”)的“朱国怀助学基金”首次评选,共评出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给予6000元助学金。这笔钱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或为他们的追梦之路提供助力。

时隔一年,我们再度聚焦,寻访10位受助学生和他们的9名辅导员,一起见证,在过去的一年里,6000元到底做了什么?

一次绝处逢生的逆袭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说的就是王磊的家乡——甘肃省张掖市。

2014年9月,王磊背着行囊坐了30几个小时的火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大工。“刚入学时有些腼腆,有些拘谨,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这是辅导员对王磊的初印象,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

2015年3月,春寒料峭的大工还没回暖,王磊突然收到父亲意外去世的噩耗。从大连赶回家,已经是一天以后了。“父亲静静地躺在殡仪馆,母亲坐在家里的炕上,看上去像疯了一样,朱先生,您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吗?”王磊在给朱国怀先生的留言中,这样写道。父亲的意外离世,让原本清贫但幸福的家庭瞬间崩塌。一夜之间,家中只剩下母亲和患病的爷爷,以及给父亲治病欠下的外债。

遭此变数的王磊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一边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一边是至亲离世的巨大悲伤,每当他觉得自己熬不下去的时候,就去找辅导员倾诉。“男子汉要坚强。”这是辅导员最常对他说的话。

在辅导员和同学们的关心下,王磊渐渐走出心情低谷,可贫困的家境依然是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直到2015年11月,他成功申请到了朱国怀助学金,这沉甸甸的6000元钱,不仅解决了他经济上的燃眉之急,还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和希望。从此,王磊的心里深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他决定将感恩化为行动,让它生根,发芽。

大二伊始,王磊暗下决心,绝不再迷茫度日,要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他在努力学习之余,还主动申请做宿舍楼的兼职管理员、级队生活委员,在服务同学中与大家相处得日渐融洽。大二下学期,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学校二等奖学金,并申请担任了2016级新生班导生,成为今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30个新生的大哥哥。

今年10月,王磊参评了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梦想高飞·励志榜样”人物评选,他在竞聘演讲中感谢陪他走出低谷的老师、感恩困境中给予他资助的朱先生。“参加评选是对自己这一年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关心我的人最好的回答。”

现在的王磊在学习和学生工作之余还做了几份兼职,“这样我的生活费就有着落了。”回看一年前的低谷,眼下充实而平淡的生活让王磊心怀感恩并珍惜,“我希望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争取保研,继续深造。”

一次温暖与爱的传播

李枫的经历与王磊有些相似。同样在去年冬天获得朱国怀助学金,同样在今年夏天申请成为2016级新生班导生,身材高挑,声音温柔,一开口自带暖意。如果她不说,大概没人猜得到她的家境,8岁丧父,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至今。

“家在铁岭市昌图县的农村,两间狭小的平房,一台小电视,没有过多的家具。”2014年寒假,辅导员江灏来到李枫家家访,面前的场景让他内心酸楚。在他的印象中,李枫文静稳重,乐观向上。

在某种程度上,李枫确实如此。高考后的暑假,她只身来到昌图县城,应聘到一家辅导机构做小升初的辅导班老师,20天,每天4小时,一共赚了2000元。来到大学后,她一边按部就班地学习,一边利用周末时间做家教解决自己的经济难题。“表面上很充实,实际上很迷茫。”李枫笑着评价两年前的自己,“没有目标,不想未来,过一天算一天。”

“我的觉醒和转变是从得到朱国怀助学金开始的。”大二上学期,经过评选,李枫获得了朱国怀助学金的资助,感激、兴奋之余也体会到了责任,“有素未谋面校友的无私资助,有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我如果不好好学习,又怎么对得起他们呢?”付出总会有收获,大二下学期,李枫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在学习成绩日益提高的同时,李枫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学生活动,申请做新生班导生就是其中之一。“我想跟他们分享我的经历,让他们少走弯路,少些迷茫。因为特殊的家庭情况,那些跟我处境相似的孩子会对我减少防备,敞开心扉。”这是李枫申请的初衷。

班导生原则上任期两年,但真正与新生相处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每天新生军训快结束时,李枫就匆忙地收拾好书包从自习室离开,带着孩子们在路灯下备战诗歌朗诵比赛。西山生活区温暖的路灯下,李枫一刻都不能休息,就算练习时候喊哑了嗓子,到了休息时间,也坚持与新生聊天谈心。“我要争分夺秒地告诉他们很多事情,大到珍惜时间、规划大学,小到留意学校网站、及时查询信息。我想把我知道的统统都告诉他们。”

李枫是孩子们口中的“正能量学姐”。随着军训结束,新生大学生活正式开始,李枫与孩子们的交集越来越少,但孩子们对她的信任和依赖却丝毫没有减少,遇到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难过的时候、不懂的问题,他们还是习惯性找学姐,这让李枫“成就感”爆棚:“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

关于未来,李枫坦言:“无忧亦无惧。我才20岁,这么年轻,没有什么事情可愁的。”她希望朱国怀先生能看到她现在的生活,看到她如今真正积极乐观的心。

一场危急之中的帮扶

大四的王晓阳正在为日益临近的研究生考试做着冲刺准备。对他来说,这既是父母的期待,也是自己的机会。

据王晓阳的辅导员孙惢介绍,去年9月,王晓阳运动时意外摔伤,双手手腕粉碎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在医大二院治疗了十几日,医药费已花去五六万元,其中四万多元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这让他本就贫困的家境雪上添霜。

朱国怀助学金评选的时候,王晓阳正准备做手术,6000元的助学金,既缓解了一家人经济上的困窘,也让内向腼腆的王晓阳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也看到了更多的良善和温暖。手术很成功,但医生叮嘱半年内不能握笔写字,不能手部用力。术后三个月,王晓阳忍着疼痛拿起笔,重新走进了课堂。

张雷,现就读于化工学部研究生一年级。

“接到朱国怀助学金评选通知,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张雷。”张雷的辅导员宋晓旭说,从经济条件上看,张雷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从为人处世和学习态度上看,他优异的成绩和始终心怀感恩的品格让宋晓旭印象深刻。

大一时,张雷突发胃溃疡,导致胃穿孔大出血,宋晓旭急忙将他送到医院,垫付医药费、手术抢救、ICU病房观察,张雷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并逐步好转。但生病入院期间老师的悉心照料、耐心陪伴被张雷牢牢地记在心里。每到节日,宋晓旭一定会收到张雷的问候和祝福,平日也常与老师沟通交流:“老师,您有什么事儿,我随叫随到!”

“本着对朱老先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有义务在同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选择为人更真诚、更懂感恩、更勤勉和更优秀的孩子。”宋晓旭说。

“人以知恩图报为德,滴水之恩,定以涌泉相报。”王晓阳在给朱国怀先生的留言中写道,“请您相信,您今天帮助过的学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会将您今天给予的帮助变成对社会、对祖国未来最好的回报。”

……

2015年朱国怀助学金共资助了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上文提到的4人外,还有镜头之外的6人。

懂得感恩,自立自强,品学兼优,乐观向上,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这些可贵的品质。因为生长在干涸的土地上,就格外珍惜每一场春雨;因为伫立在漫长的黑夜中,就格外期待每一次黎明。任何一束良善的光都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任何一条关爱的溪流都可能成就他们的明天,朱国怀助学金就是这束光、这条溪流。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6000元可以做什么?

背景链接:

“朱国怀助学基金”是由我校校友朱国怀发起设立,旨在帮助品德优良、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学生完成学业,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朱国怀校友2015年向我校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该助学金,作为留本基金,由大连理工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投资,投资收益用于资助学生,拟于2015年起每年资助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优秀的清寒类学生10名,每人资助6000元。

(为保护受助者隐私,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