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冯锡钰,男,1938年3月生,汉族,黑龙江省巴彦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于大连工学院无线电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退休。曾任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电子系通信教研室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光纤通信研究,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我于1956年考入大连工学院水利系。1959年暑假结束后开学,我们升入水利系三年级学习。开学后第二天,老师通知我去系党总支办公室开会,院里的乔世增老师告诉我,学院计划要建无线电系,乔世增老师被任命为系主任,负责全面筹建无线电系。当时真是“一穷二白”的境况,没有教师,没有设备。时值“大跃进”时期,“发扬大跃进的精神,白手起家建立无线电系”的口号应运而生。
要建无线电系,首先要有师资力量,当时没有条件招聘无线电专业的教师,只能在学院内部解决师资问题。学校从各个系抽调一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培养,作为未来的无线电系的教师。乔主任告诉我,经考核,决定抽调我到北京邮电学院学习无线电专业,学成之后回校当无线电系的第一代教师。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上学期系里曾找我们年级十多个学生开会,请我们谈一谈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看法。会议主持者并不是水利系的老师,而是眼前这位乔主任。原来,那次开会就是对我们的考核。能去北京学习,这是件好事,可是将来要当一名教师,这与我个人的职业规划有些不符。但在那个年代,服从组织分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觉悟,党指向哪里,就到哪里去。所以,我立马收拾行囊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我与来自其他系的康永济、王寿鹏、袁国良、赵同光等同学一起进入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代培。所谓代培,就是直接插入三年级的班里,听课、学习、做实验、考试,参加班级里的一切活动。从水利专业转到无线电专业,这是彻底的改行。隔行如隔山,我当时对无线电知识一窍不通,插班听课什么也听不懂,做实验更是手足无措,笑话百出。“接地”不知道怎么个接法,居然到处找“地”在哪里。面对学习上的重重困难,我并没有打退堂鼓。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基础差,我就抓紧时间进行补习。初来乍到,首都北京好玩的地方太多了,但为了追赶学业,星期天我都留在学校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学。来北京第一年我居然从未出去游玩过。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我追赶上了同班同学的学习进度,在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程考试中取得班里唯一的“优秀”成绩。从此,我更加坚定了学好无线电专业的信心。
继我们这一批之后,陆续有同学被抽调出来,成立师资班在校内进行培训,还有一些同学被派往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等院校进修。为建系培养师资,学院着实下了一番工夫。1960年,学院宣布正式成立无线电系,学生是从其他各系分配来的。形势逼人,还在师资班学习的年轻人不辱使命纷纷登上讲台,承担起无线电专业的教学任务。他们和学生们年龄相仿,气息相投,很快与学生们打成一片,边干边学,教学相长,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教学水平也逐渐地提高上来。
在外进修的教师陆续地被召回来,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力量。1961年7月,我结束了为期近两年的进修学习,回校之后我立即承担了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于一个年轻的新教师来说,怎样讲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我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备课,我一头钻进图书馆,查资料,写教案,一遍遍地试讲。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堂课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扎根大工,将最火热的青春和最富饶的壮年奉献了教育事业。
经历一番艰苦创业,无线电系不断地发展壮大,当时设有“线”专业和“自”专业,“线”专业就是无线电技术专业,“自”专业就是自动控制专业。无线电系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五个班,共有七八百名学生。教师是一群年轻人,既富有青春朝气,又敬业肯干,个个都热爱教书育人的事业。每次讲完课之后都要为学生安排答疑,还常常深入到学生宿舍进行辅导。学生们十分刻苦用功,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相长,教学质量蒸蒸日上。
与国内的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等开设无线电专业的知名院校相比,我校的无线电系是后起之秀,教学质量并不比他们逊色。我院无线电系1963~1965年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成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跻身于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之列。
无线电系从建系之初就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讲好课,还要深入实验室搞实验。教师到实验室制作、安装实验设备,必须让学生参与,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教学设备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调试实验。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历了建系初期的艰苦创业,无线电系即将迈入大发展时期。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我校无线电系和全国其他院校一样,遭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1978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教育界欢欣鼓舞,大家义愤填膺地控诉“四人帮”破坏我国教育事业的严重罪行,揭露他们对教育工作者“乱打棍子”、“乱扣帽子”,进行种种倒行逆施的恶劣行径。这时,我校无线电系复兴并进入了健康发展期。
由于计算机的兴起与发展,系里增设了计算机专业,无线电系在1980年更命为电子工程系。后来,计算机专业快速发展,建立了计算机系,自动控制专业也生长出了新兴的系统工程学科。再后来,电子系和计算机系合并发展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如今又发展成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这真是一部欣欣向荣的发展史啊!从当年无线电系的建立到如今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的成立,凝结着我们这一代创业者多少心血啊!
我见证了无线电系的创建与发展,我也是伴随着无线电系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与无线电系结下了终生情缘。建系之初被抽调去北京代培学习;学成归来满怀激情登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崇高生涯;改革开放后我被公派去德国留学,在德国我发奋学习,目标就是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由于在光纤通信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我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奖励。在奉献之中历练成长,在成长之中不断奉献,大工是我的事业舞台,成就了我的人生理想,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也为大工的教育事业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伴随着无线电系走过43个年头,我于2003年退休。虽然退休了,但我对学校的感情难以割舍。如今,每当我走过无线电系那座教学楼时,就会想起无线电系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发展历程,想起建系之初上下齐心合力、师生共同奋进的激情岁月。无线电系楼就是如今的机械楼,它耸立在东山岗上,从外观看起来有些陈旧,却是无线电系创建发展的“见证人”。当年在兴建这座教学楼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这座教学楼工程进度缓慢,建建停停。我们师生都积极参加工地劳动,为这座教学楼的建设贡献微薄的力量。1960年教学楼终于竣工,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无线电系的诞生,从此也成为无线电系发展壮大的“营盘”。就是在这栋楼里,年轻的教师们刻苦钻研教材,在灯下认真备课直至凌晨;就是在这栋楼里,年轻的教师们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第一次激动地走上讲台,开始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教学生涯;就是在这栋楼里,阶梯教室坐满了认真听课的学生,答疑室里学生围着老师深究学习难点,在教学相长会上师生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这栋楼里,师生一道在实验室里制作安装教学实验设备;就是在这栋楼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无线电系毕业生……这栋楼记录着无线电系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也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峥嵘岁月。
我经常绕着这栋楼走上几圈,回忆无线电系的难忘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战斗激情的年代。我更期盼着大连理工大学能够坚守“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严谨治学、砥砺人才,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后记:
采访冯教授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虽然他已经退休,可他的晚年生活依旧忙碌。与冯教授电话联系上,是在一个惬意的黄昏里。“时间上看你方便,别耽误学习就好。”老教授慈祥的声音就像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田,我期待着能够尽早见到他。
一个周末上午,阳光明媚,微风清爽,我按照预定时间来到了老教授所住的小区。由于小区楼号并非按序排列,我大费周折才找到老教授的家。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楼,一位面相慈善的老人打开家门迎纳我。那份亲切与自然,仿佛一个老者迎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这就是冯教授,他虽然已是满头银发,但精神饱满,气宇不凡。冯教授的家很简洁,宽敞明亮,见我脸上有汗水,他马上递给我一把扇子,并为我倒了一杯水。冯教授的热情周到令我十分感动,他微笑着说:“我们到阁楼谈吧。”
这是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阁楼,是冯教授的书房,布置简单,阳光十分充足,电脑桌上摆放着一张全家福,笑容洋溢在一家人的脸上,温馨而又幸福。
谈起大工往事,冯教授如数家珍,他语速不快,吐字清晰,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每个故事,令人感同身受。回首往事,冯教授的眼睛里闪现着光芒,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当时冯教授独自在家,我很遗憾未能与他合影,但这位为了共和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的老人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