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大工往事 > 正文

【校庆65周年】走近老教授·徐彭寿

读懂一座建筑的灵魂

作者:徐彭寿 口述 学生记者 王晓雪 整理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时间:2014-04-17 14:33

编者按:为推进我校大学文化建设,挖掘建校65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示铭记在历代建设者心中的难忘记忆,进一步凝练和弘扬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大工传统与大工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团委、研究生院、离退休工作处联合开展了“走近老教授·寻找大工记忆”系列活动。成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体的采访小组,采访了建校初期的百余位老教授,将老前辈们的难忘经历付诸笔端和镜头。值此校庆65周年之际,新闻网将陆续推出老教授们的口述回忆文章和视频,听前辈们讲述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求实进取的历程、珍贵回忆的力量;重温大工故事,留存大工记忆,接受更为直观的大工传统和大工精神的教育,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不断奋进,再创辉煌!

人物简介:

徐彭寿,1929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大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有机染料及中间体专业。1955年毕业后继续留校工作,担任过政治辅导员,教务处副处长,外事处处长,以及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副主任等多项职务。1960年春,当全校师生都在为主楼的停工眉头紧锁之际,时任我校教务处生产实习科科长的他,以“郭兴福教学法”的灵活应用,在讨论会上给主楼的建设开了新端。

1960年春,“大跃进”造成的后果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显现出来,粮食短缺、供应紧张,严重的困难如同料峭的春寒冲击着正热情似火地建设校园的大工人。在校庆十周年获得批准并已动工的主楼建设项目,因为“停止非城市户口的粮食供应”的政令致使大批建设工人返乡而戛然停止,仅剩下23位建筑工人的主楼施工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院党委常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应对这突然的局面。时任学校教务处生产实习科科长的我也列席了会议。会上就可否以学生为主力,通过“勤工俭学”继续完成主楼等建筑施工任务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个问题,谁也没把握,大家谁都不敢轻易拍这个板。最后,党委书记崔健同志要我谈谈看法,我当时想了想,表了态:我们的学生,下厂实习时跟工人关系处得很好,他们都很勤劳,好学,我认为只要咱们组织得当,是可以把这个任务完成的!崔健同志问我你能提出个具体办法吗?我说:“我们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方式,互相学习,示范表演。这套办法也就是走群众路线,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就这样,校方采取了我根据“郭兴福教学法”提出的办法,主楼的施工现场又掀起了建设热潮。“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归纳起来,郭兴福教学方法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互教,评教评学;第二,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第三,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第四,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百听不厌,百练不倦;第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耐心说服。上述这些方法,不仅适合于部队,而且适合学校;不仅适合步兵,而且适合各军种、兵种。

然而,建设伊始就遇到了种种困难。首先是技术不过关,当时参与建设的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工人每天砌砖800块,学生们却只能砌100块,有700块的巨大差距。抹灰更是一大难题,学生的技术水平远远不够。其次是粮食紧缺。当时学校给每个学生增发了一个馒头,但是劳动繁重,规定挑砖的同学每次挑十二块砖,一楼的还好,越往上越辛苦。“干了没多久,我就召集大家开会,有学生问我,徐老师,你能够解决馒头问题吗?有的学生直截了当地说,肚子没吃饱!”

我赶紧将这个问题向副院长范大因同志报告,他听了以后一句话也没说,就让我先回去了。三天后,范大因副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很严肃地说:“徐彭寿同志,我跑了市委,也找来了伙食科科长,问他学校到底还有没有存粮,是否可以给大家再增加一个馒头。但是学校目前的情况实在不允许啊,学校需要储备余粮以应对突发情况,真的是不能再给大家增加任何东西了。”

当时范大因副院长强调了两点:第一,不允许搞任何劳动竞赛;第二,实在不行只能缩短劳动时间。在粮食供应不足、劳动量大的艰难情况下,大工的学子们肩扛重担,从未言弃。在1962年11月,经过长达650天、14万多个工作日的艰苦奋斗,主楼终于竣工了!

市建委组织专家对主楼进行验收,我很紧张地跟随在他们后面。当他们知道这栋大楼是以学生为主力建起来的,他们的检查更为严格了,简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最后结论出来了,这栋大楼质量很好,唯一不足的是外墙表面砌得不够平整,灰抹得太厚,平均超标2厘米以上,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所有主楼的建设者和那些关心牵挂主楼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后来我国出版了一本中国著名建筑画册,我校主楼赫然列入其中。现在看其设计也不落伍,这一直让主楼建设者们引以为傲。

1996年4月,主楼广场彩旗飘扬,嘉宾云集,这里正在举行我校研究生院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人群中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人疾步向我走来,他紧握我的手热情地说:“徐老师,您还认识我吗?”我坦诚地说想不起来了。这位中年人激动地说:“您当年带领我们在主楼工地劳动的场景,我一直没有忘记啊!”站在一旁的化工学院罗长齐教授介绍说,“黄维民同志现在是以中石化公司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的身份来参加母校研究生院的庆典活动。”在交谈中,我问他:“当年参加那么艰苦的劳动,对于一名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今天回过头来看究竟给你留下了什么?”黄维民说:“参加主楼工程建设八周时间,使我学到了书本上、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当时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只要虚心学习,勇于实践,我们完全能够干好专业范围之外的工作。所以走出校门后,我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毕业后我做过技术工作,搞过设备监造,也干过基建,现在组织又把我放到了人才培养的岗位。每当接受一项新的工作时,我从未退缩过。敢于迎接挑战,勇挑重担,这就是参加主楼劳动所获得的精神财富。”学生的一番肺腑之言令我倍感欣慰。

后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当我们在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切不可忘记五六十年前一馆、二馆和主楼等建筑拔地而起的那一刻,我们尊敬的学长们为此付出了多少辛勤汗水、多少灿烂芳华!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活着的古代史和近代史。特别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老建筑,每一座老建筑就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故事。我们的主楼便是如此。一句“主楼万岁”,道不尽大工师生们心中的情。大工的灵魂凝固在这些历史印记中,我们可以从那一个个饱含沧桑、蕴含丰富的老建筑读起。

“我们学校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这一直是我们大工人的骄傲和不断发展的动力。聆听徐教授讲述学校的历史,作为新一代大工学子,我在感受这份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希望有更多同学能够走近老教授,在他们的回忆中感受大工精神,接受更为直观的教育,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不断奋进,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张平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