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林普,1941年7月生,辽宁省辽阳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7月大连工学院水道及港口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1995年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海洋工程教研室主任,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海洋工程专业创建的背景
我校于1974年1月开设海洋工程专业,当年9月招收了30多名学员。当时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还是一片空白,只有陆上石油开发,比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等。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海洋石油开发,比如墨西哥湾、欧洲北海等。但是我国在这个领域尚未起步。
为了开发海上石油,大庆油田一批人来到了渤海湾天津塘沽,在这里开始了海上石油开发。那是1964年1月,所以取名为天津“641”厂,即现在的渤海石油公司的前身。
在海上开采石油必须要有一个场地,必须建造海上平台,但是陆地离海上比较遥远,如何安装平台是一个很大的难题。“641”厂的技术团队按照港口工程的施工方法,先在海上打上水泥桩,然后再架设平台,但前一天打下的水泥桩第二天就被海浪冲没了。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有效方案:将导管架放入海中,通过导管架腿柱将桩打入海床,在群桩上面建一个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建生活楼、安装钻机等设备。“641”厂当时先后建了两座钻井平台:“渤海一号”平台和“渤海二号”平台。1969年2月渤海湾发生了一场60年来未曾遇到的特大冰封,造成“渤海二号”平台被海冰推倒。这时候人们才认识到,发展海洋石油开发事业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按科学规律办事。1969年夏天,“641”厂派人到我校请教学习。平台被推倒了怎样修复?今后应该怎样建设平台?当时我校老师都没有见过这种工程设施,查阅了大量的国外资料,还选派了以钱令希教授为首,以水利系为主,包括力学、造船系等二三十人来到天津渤海“641”厂,帮助“641”厂分析平台被海冰推倒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帮助他们攻克了其他技术性的难题。
当时平台被推倒了,那么这个海冰推力到底是多大?钱教授通过反推的方式给出了数据。随后我校水利系的教师帮助“641”厂在海上进行了冰压力观测及平台设计。海洋平台是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安装、运行,它是一种技术复杂密集型工程设施。为了开发海上石油,在海上安装各种安全耐用的工程设施,需要培养海洋开发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的专门技术人才,高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任,创建海上石油工程建筑专业势在必行。
海洋石油开发需要人才支持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育支撑,海洋石油开发需要人才支持。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一批“旱鸭子”率先下水才开启了我国的海上石油开发。为了适应海上石油开发的形势,为海洋石油开发培养人才,受原石油工业部的委托,从1972年起,天津大学和我校先后创办了海洋石油建筑工程专业(后改名为海洋工程专业),为海洋石油开发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办专业培养学生需要三个条件,首先要拥有具备专业素质的教师,第二要有专业教材,第三要有培养学生的实践基地。显然这三个条件在当时都不具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先后引进了两位从石油院校毕业的教师。没有教材,教师就到图书馆查阅国外有关资料,先后编写了《近海输油管道工程》《近海钢筋混凝土平台》《近海导管架平台》《海洋石油开发工艺与设备》等教材,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为了增强感性认识,师生到工地(油田)边实践边学习,经常参加平台建造劳动,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从1974年创办至1991年,海洋工程专业先后培养了12届毕业生,为海洋油气开发企业及相关部门培养了300多名技术人才,他们在我国的海洋石油开发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海洋石油开发的骨干力量和技术权威。1989年根据国家教育部专业调整目录,将该专业归入船舶工程系,专业名称改为船舶与海洋工程。
如今,海洋石油开发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拥有“海洋石油981”号大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上石油201”海底铺管起重船,可在3000米水深进行钻井及铺管作业。我国海洋石油年产量已达5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将再增加5000万吨。我校近海与海洋工程专业第一批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国内很多高校也都成立了与海洋开发有关的专业或研发机构,我相信近海工程开发在我国将会蓬勃发展。
后记:
我经常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怎样的人生态度才是最正确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在采访李林普教授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一进老教授家,温暖的感觉包围了我的全身。老教授家的墙上挂了各种书画作品,透露出知识分子家庭独有的文化气息。在采访中我问老教授,在过去的年代,你们都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对比当下,是否觉得今天的人们太自私太自我,太缺少奉献精神呢?我以为老教授会激烈地批判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却没想到老教授温和地说,当年共产党领导我们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我们对党和国家的尊敬是你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时代在进步在变化,应该多给年轻人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去展示自己,发挥自己;要多理解、引导和鼓励他们,不要总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
老教授的开明豁达令我肃然起敬。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拥有正确、理性、包容的认识,才唤起了我们内心的敬意。
当我将采访稿发到老教授的电子邮箱,老教授将稿子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审阅,纠正错误,补充疏漏,纸上的圈圈点点凝结了老教授的心血,也表现了老教授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我想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得他缓缓地弯下腰去捡我不小心掉落的稿纸时那谦卑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