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少新,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1945年出生,1964年考入大连工学院造船工程系。197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1981年在大连工学院船舶工程专业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王少新自大学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船舶流体力学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船模拖曳水池的创建初始即参与实验室建设,担任实验室主任期间,完成”211工程”建设,实现了实验室的现代化改造目标。先后完成了数百条军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至今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领导的团队开发的产品成为我国某型武器装备的定型关键设备,获得用户好评并被授予部级二等奖。
求新求变贯穿大工发展史
要谈我记忆里的大连工学院,“变化”无疑是大工发展的关键词。1964年我入学时,学校还叫大连工学院,院长是著名教育家屈伯川博士。我学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当时叫造船工程系,包括船体、内燃机、轮机等专业。后来整合为船舶工程系和动力工程系。学校组建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时,船舶学院又成了该学部的成员。但是我的工作岗位一直没有变,一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我入学那一年,大工本科生一届只有1500人左右。那时大学实行五年制,整个学校大概有7500多人,而且那时学校研究生还很少。学校主要的教学楼就是一馆、二馆、机械馆和现在的理化电楼,当时物理、化学、电工上课都在那个楼里。当时主楼前面的广场还没有铺水泥地面。学生食堂只有三四个。校部只有七座学生宿舍楼,编号从一到七,都是8个人一个房间,不像现在是四人寝室。那时的图书馆就是现在主楼西门洞旁边的侧翼楼内。礼堂就是学生一食堂的位置,后来才有了山上礼堂。
几十年来大工的规模扩大了几倍。教学科研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主要以本科教学为主,科研设备很少,技术水平也比较低,科研成果比较少。现在各个专业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是过去不可比拟的。
学校变化这么大!很多老校友回母校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大工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最初的模样。而且我校从原本的理工科大学变成了综合类大学,学生数量翻了几倍。学校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教育、科技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力。
不过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拼搏的经历,收获最大的是在工厂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摸爬滚打的锻炼。
船舶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有益尝试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令我感触很深。1994年我以访问学者身份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考察他们的教学科研情况,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一是横滨国立大学船模水池的试验主力是学生,虽然有专职的指导教师和管理设备的技术员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从试验方案设计到模型制作、从试验分工到数据处理都由学生们自己组织实施。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当时日本国内正好有中学生参加的科技比赛,课题是设计一种遥控机器人的投掷球比赛(上世纪九十年代咱们国家还没有这样的比赛)。我从预赛开始看到最后全国的决赛,感觉很新鲜,很羡慕日本学生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学生从中学开始就能够动手去做科技实践。
那场比赛的冠军是丰田公司技校的一个学生,他的父亲是丰田公司的技术工人。电视记者采访他们的时候介绍了学生从事科技创作情况,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整个过程基本上就是靠他自己。他从小就喜欢做一些手工制作。当时日本的科技和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日本学生完成制作所需要的资源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比如说,从废品堆里就可以轻易找到各类机械电子器件等等。
所以,1995年我回国以后,就开始组织船舶学院的本科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以低年级学生为主,每年招十名左右的学生来参加这个活动。在大学生创新中心的统一安排下,集中一定时间讲课,有时还邀请研究生来给讲课。大部分时间是分组动手创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种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系还开展了每年一届的航模设计竞赛,分为外观设计制作和模型竞速两类。组织船舶学院的学生自愿报名,也接受其他专业的学生参加。这项活动被团委和学生会继承下来,发展成每年一届大连四所高校间航模比赛活动,这个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在注重实践的同时,我们并不轻视理论。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的实践。但我还是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这种实践不但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也是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过程,不论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来说,都极为重要。
在实验室工作,不但需要运用你的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而且常常需要用到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不如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机电液一体化、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设备等,甚至包括电机工具的使用与维修。现在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也很重要,现代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学习是永无止境的,稍一松懈就要落伍,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相对提高了,具体体现在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对社会的认知和探索精神,都要比我们这些老一代人强。我希望年轻人能更加重视实践,更加务实。这个务实是指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不要好高骛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今的物质条件相比过去有天壤之别,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放弃,科学研究是干不得半点儿虚活的,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登攀才有可能抵达学科的前沿。
我校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上下一同努力,既要有领导的大智慧,还要靠师生员工的扎实肯干。我校具有非常美好的前景,作为一名老大工人,我对大工的未来寄予很大的希望。
后记:
距离采访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写些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有很多想说的话却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说起。
跟王教授约定采访的那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我打着伞背着相机却又一直找不到教授的办公楼,不停地打电话跟教授确认,教授却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的表现。当我们进了门,教授很热情地招呼我们,那一刻被大雨和大风所困扰的苦恼心情一扫而空。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教授都很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有时候又像是沉浸在遥远的回忆里,缓缓地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种岁月静好的温暖在心底蔓延。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采访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采访结束后,王教授热情地带领我们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验室参观,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在采访时他所说的专业上的细节问题。之后,又跟王教授联系过多次,确认稿件和原始资料上的一些问题,王教授总是认认真真地回答。虽然他平时实验工作很忙,但他仍然尽力抽出时间来配合我的采访工作,并且细心地为我修改稿件。正如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