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大工往事 > 正文

【走近老教授】李树范:在开拓精神中砺炼出的造船系

作者:李树范 口述 学生记者 葛嘉鑫 智煜 整理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时间:2014-12-25 11:23

人物简介:

李树范,1957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同年10月,分配至大连工学院机械系起重机教研室任教。1958年调至水利工程系结构教研室任助教,期间参与完成大连仪表厂厂房结构设计项目。1960年调至重新成立的造船系(现船舶工程学院),讲授船舶设计原理课程。后任造船系船舶设计与制造教研室主任,带领造船系“以任务带学科”,发展到今天,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此期间,兼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多部专业课教材。其主编的《船舶设计原理》曾获部级一等奖。在校期间从事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多项省部级科研奖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退休后接受我校返聘,协助造船系开办船舶贸易专业,指导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至今。期间兼任学校教学咨询委员。

以任务带科学,挫折中重建造船系

我校造船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一步一步很不容易走过来的,我亲身见证了它的历史。期间老人、新人不断交替,是大家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造船系的发展。

我校原本设有造船系,在1955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上海交大。1960年,为响应“新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属于自己海军部队”的要求,我校同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一起创建造船系。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60年3月29日。重建造船系针对性很强,即发展军工、培养潜水艇设计制造人才。当时面临专业知识欠缺,实验设备几乎没有的现实条件。所以我校造船系的师生均是抽调水利、机械等系的师生临时组建的。首届十几名学生都是水利、机械等系转来的高年级学生,目的是让造船系尽快有毕业生。所以学生在这里既是学生也是教师。这种“师生分工,互教互学,师生共成长”的模式是从大连第二海军学校(现海军工程大学)潜艇专业汲取来的经验。

造船系重建之初,由于船舶建造技术薄弱、缺乏经验,还闹出过大笑话。当时的大连海运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前身)也有造船系,技术基础相对强一些。我们两个学校同时承接了旅顺海军修理部的沿海客艇设计任务,我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摸索着完成了设计,但到最后评审时才发现我们设计的方案其实是快艇船型,根本不适合载客。而海运学院设计的方案才符合要求。即使在这样薄弱的条件下,我们也没有灰心,本着“以任务带学科”的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成长。我们不怕闹出笑话,也不怕失败。反而是这些失败激励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实践,并且快速成长。

虽然当时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但专业教学却是非常严谨的,青年教师需要从助教做起,在相当熟悉教材之后才能上讲台。那时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大学里严禁谈恋爱,如被发现会受到批评处分。学生们学习都比较专注认真。而现在学生有点个人的自由了,有的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就索性不学。而我们那时根本不谈兴趣,组织安排你到哪里就要去哪里。当年我是学建筑专业,结果却从事了船舶专业,对专业不对口我没有想法,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过话说回来,凡事也不能太刻板。前段时间,中南大学的刘路解决了国际级的数学难题,但他在高中和大学的成绩并不出色。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在自己的兴趣上下工夫,最后走向了成功。如果所选专业与个人兴趣相吻合,那么就更容易出成果。

为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学校为造船系的师生创造了很多学习实践机会。1961年,我被安排去大连造船厂参加潜艇制造,并到潜艇设计室(老六室)学习。当时学习资料都是保密的,连笔记都不能带走,状况很艰难。但是经过这段学习及大家共同的努力,这一年造船系船舶设计与制造教研室正式成立了。胡西樵教授任主任,我任副主任。后来胡西樵教授调回机械系,我接任了主任一职,直至退休。

度过艰难初创期逐步走上正轨

继造船系船舶设计与制造教研室正式成立之后,我校又先后成立了船舶原理教研室、船舶结构教研室。专业方向也从潜艇扩展到水面舰艇,又改为民用船舶,其实都是一通百通的原理。至此造船系逐步走上正轨。

我们的科研任务开始逐渐增多,我曾参与完成的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两个大任务:一个是“大型油船船型论证”,一个是“苏伊士运河船型研究”。这两个任务当时都获了部级奖。

除科研任务之外,船舶专业的教材编写人数不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后来各个部门分别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作为造船系的元老之一,我本人也有幸编写了一些教材,其中有些教材现在还在使用。

目睹造船系从艰难重建到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我心里万分欣慰。如今,造船系又新增了海洋工程专业,即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1986年,船舶设计制造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设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博士点。那一年也恰好是我退休的时间。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带过一届博士生。

1993年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编写《舰船工业院校史料集》,我负责编写大工的船舶工程的校史。

退休以后,我有幸被学校返聘回去继续工作。在此期间,我协助系里设立了船舶贸易专业。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船舶贸易方面的人才。当时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先开办了该专业,学校派我前去武汉调研。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建立船舶贸易专业,并为该专业编写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一本教材。这个专业只招了三届学生,因为考虑到面有点窄而没再办下去,回想50多年和造船系一起经历过的岁月,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后悔。

后记:

采访李教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了好多电话都联系不到他,辗转多方最终才联系上。电话里,李教授的声音洪亮清晰,语言表述非常流畅,显得很年轻。但是真正见到他才知道,他已经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尽管岁月不饶人,他还是接受学校返聘继续为学校工作。他很健谈,记忆力也不错,谈到大工往事,我能听出他那深沉的怀念之情。

“现在的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听什么课就听什么课,自由度很高。但在我们那个年代,只要是国家需要,即便是你不喜欢的,也要去做去学。”李教授身上有一股现代人相对缺乏的精神品质,他以对社会的贡献为重,以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及奉献为重。

将稿子交给李教授审阅时,他一句一句读出声来,极其认真,不当之处就停下来与我商量,既认真又尊重我的工作。回访时他正在给学生们讲课,那间教室坐满了造船系的学生,我看到那些繁杂庞大的图就觉得头疼,更不用说听他们讲解。已是耄耋之年的李教授却认真地听他们的设计,偶尔若有所思,偶尔提问,那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令我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张平媛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