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进我校大学文化建设,挖掘建校65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示铭记在历代建设者心中的难忘记忆,进一步凝练和弘扬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大工传统与大工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团委、研究生院、离退休工作处联合开展了“走近老教授·寻找大工记忆”系列活动。成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体的采访小组,采访了建校初期的百余位老教授,将老前辈们的难忘经历付诸笔端和镜头。值此校庆65周年之际,新闻网将陆续推出老教授们的口述回忆文章和视频,听前辈们讲述学校创建发展的历史、求实进取的历程、珍贵回忆的力量;重温大工故事,留存大工记忆,接受更为直观的大工传统和大工精神的教育,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不断奋进,再创辉煌!
人物简介:
张文翰,男,1935年4月生,汉族,辽宁本溪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7月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放射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化工学会、石油学会会员,中国国情研究会会员,大连市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大连市老教授协会理事,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理事。
1952年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做出调整,将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化工系全部迁到大连工学院,并带来了一批如聂恒锐等很知名的教授,师资力量的强势使得大连工学院迅速发展壮大。而1984年成立的大连工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学院是缔造化工学院辉煌历史的重要因素。“讲到这段历史,不得不提优秀校友对我校的发展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当时化工系53届毕业生赵修仁去北京出差,见到了他的同班同学——时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吕寿斌,从他那里得知刚刚成立的中国石化总公司有意要和大学搞联合办学为其发展提供所需人才。赵修仁回来后,立即将这一消息向化院领导汇报。
听到这个消息,我特别兴奋,这个是好事啊!我和当时的副院长余丰年同志多次跑北京去宣传化工学院的实力,表示愿意和石化总公司联合办学。当然这里面一次又一次的商谈内容不能细说,反正是很艰难的。 时隔多年,我对此还是记忆犹新。
在化工学院领导的积极努力和校友的帮助下,化工学院的实力终于得到认可,首批争取到了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联合办学的项目,签订了从1984年至2004年的长期合作协议。由此形成了一个是“大连工学院化工学院”,一个是“大连工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学院”的“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的发展形式。这项合作为化工学院的发展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按照协议,在合作第一年对方要拨款990万,用于建设近一万平方米的北院化学楼及修建东院新宿舍。此外,协议规定大工每年为中国石化总公司招收200名本科生,按大工录取标准,毕业后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定向分配。并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本科生“培养费”。当时我校很多毕业生在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的各大石油化工企业担任领导,校友的母校情结为化工学院争取到大量科研项目,使我校较早开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促进了工学院的整体发展。
回想当年的化工系,除了教学、科研的成就令人引以为豪,活跃的校园文化生活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建校初期化工系的女生多,而机械系和水利系女生较少,一个班只有两三个女生,而化工系每个班大概有七八个女生,所以化工系的文化生活是比较活跃的。那时候每个周末都有舞会,还经常放电影。我当时在化工系担任学生会主席,学生会下设一系列社团,比如合唱团、舞蹈队、乐队等。当时我们老院长屈伯川和党委书记崔健经常到化工系参加舞会。大连市搞节日游行,我校会派出一个以化工系学生为主的管乐队。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心中仍然充满着骄傲和幸福之情,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春岁月。
后记: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一二九街到凌水河畔,从最初的艰难创业到今日的桃李芬芳。我们新一代大工人聆听着老教授的讲述,既兴奋又感动。
听张教授满怀深情地讲述,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过往的怀念。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文化教育的发展要经过几代人的潜心积累和开拓探索,化工学院作为建校之初就有的学科,60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这与几代化工人敢于创新、踏实奋进的作风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的开拓与拼搏奠定了大工在化工领域的卓越与辉煌。
张教授讲起当年的校园生活,虽然那时的生活水平、物质条件远不如今日,然而学生们课余生活是那么丰富、活泼。如今讲起这些往事,张教授的脸上还流露着怀念之情,那难忘的青春岁月啊!春夏秋冬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溜走,只留下花白的头发,弓曲的脊背,这便是人生吗?我端详着张教授慈祥的面容,试图想象他年轻时的摸样,心里感慨万千。转念又想,也许这就是岁月吧,永远在行走,永远不回头,只以丰硕厚重的回忆和意味深长的感叹回馈每一个人。现在,我们不就在聆听着他们厚重的人生故事吗?但愿60年后,我们的故事也能这般深厚,才不枉此生岁月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