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大工往事 > 正文

【走近老教授】追忆大工建设岁月 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作者:马琳 来源:建筑与艺术学院 时间:2017-10-30 08:34

大工初期的校园规划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原始的凌水河是如何贯穿整个校园的?带着对大工校园建设历史的探究,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硕博第四学生党支部的同学,在教工行政党支部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系列“重温建筑艺术创作历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传统”特色活动。

本次传承红色基因特色活动以“微访谈”形式的党日活动为载体,去回顾学院退休教师、在职教师的创作历程,探索专业化创作技巧,学习感悟既有成果;收集他们创作过程中珍贵的资料,为后期的展览展示做准备。

“我清楚地记得1954年的国庆节,建筑施工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参加完国庆集会游行后,相约到市区汪坦老师家。这天,汪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凌水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的构思,我还有幸见到了当年凌水校园总平面设计的草图。”这是采访建筑系原常务副系主任眭庆曦教授的场景。眭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凌水河、八角楼、主楼等建筑的建设过程,并结合校园建设介绍了屈伯川院长在建设校园中所付出的心血。眭教授同时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建筑系建系的艰辛过程,使同学们领悟到建系元老们身上不怕艰辛、顽强执着的大工精神。

支部成员两次参与采访91岁离休老教授王彬,听他讲述求学时代的“教”与“学”、生活中的哲学与思考、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品味他的人生经历;又通过东北地区标准住宅、自娱自乐的小住宅、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楼等系列作品感受到他对于建筑事业的热爱。

短短几期的采访,教授诉说着他们的人生感悟和教学心得,诉说着他们建筑作品的创作历程。从他们神采奕奕的脸庞,熠熠生辉的目光中同学们体会到了老一辈大工人身上那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那种书香气质、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以及达观的生活态度,这正是同学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大工红色基因,由此也得以理解正是基于这种严谨、朴素、踏实的作风,才让以前那段被时间尘封的岁月依旧光彩熠熠。

支部成员将在教工行政支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对部分在职教师进行访谈。随后整理记录相关的文字、影像资料、以及设计师们的创作草图,最终以系列展板的形式呈现在教学馆展示区,让广大师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与大工建筑历史、以及蕴藏其中的红色基因产生共鸣;支部同学将带着感动与敬意,讲述前辈和师长的故事,进行深入交流,将大工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姚璐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