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继学校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之后,《大连理工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集广大教师智慧,经过精心谋划和充分酝酿后正式公布。方案的出台,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前进动力,绘制了发展蓝图,必将推动我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速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自2014年年底,学校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全校上下担当使命、履行职责的“四个服务”意识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上不断有新突破,“双一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盘点过去3年,我们深感大工人强烈的追赶意识和立志大展宏图的拼搏精神。
先谋而后动 为行动提供思想指引
记得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1日,学校领导带着一班人马在学部调研“双一流”建设的学科规划制定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辞旧迎新,在会的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只争朝夕。
郭东明校长提出: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个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做支撑。一流学科建设要从制定学科规划抓起,解决好“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谁来做”,就是要明确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学部(学院),学部(学院)负责人是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做什么”,要求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明确学科建设的定位、目标及规划;“怎么做”,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图、支持保障条件和考核指标,将学科建设工作做实。
对学科规划制定,郭东明校长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方向为根本,人才队伍是关键,学科平台是保障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未来5-10年,以学科方向的准确定位来布局人才增量和平台建设。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校不光着眼于打造一两个顶尖优势学科,而是通盘考虑所有学科发展,以此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新机遇。”按照郭东明校长要求,全校上下围绕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发展新优势,布局谋篇。
副校长贾振元亲自绘制了一副“学科拓扑图”,密密麻麻勾勒出学校学科整体建设框架,从中可看出学校做足学科增量的精心布局。14个学部(学院)的42个一级学科,按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作用的横向维度和学科水平的纵向维度,明确了各学科建设定位;以纵向的顶尖学科、高水平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特色学科为基础,中间,一条条带箭头的红线贯穿其中,向横向的主干学科聚拢,形成塔状结构,呈现围绕主干学科,进行学科交叉、打造学科集群的学科增量构架;而“塔尖”学科,就是学校的特色、优势学科。
贾振元说,别小看这张“拓扑图”,这是全校上下自2015年1月7日“一流学科建设启动会”后,经过3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学科规划论证后,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以特色和高水平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推进”的建设思想。学校用时整整一年,进行了“双一流”建设“预热”,完成学科建设整体规划比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前一年。
布局学科发展新优势 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老树开新花”是学校打造学科增量的关键,改造升级传统学科,注入新内容、开辟新方向,以保持优势、焕发新生机——这是以传统学科见长的大连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力点和关键处。
建设工程学部部长董国海教授说:“学部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是传统强势学科,学科建设中面临着老树开新枝、提升学科新增长点问题,我们邀请境内外两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支招儿、把关,组织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座谈,召开大大小小讨论会不计其数”。
学校将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作为“选手”冲击“数一数二”,打造旗舰型学科和学科方向。过去,该学科领域为我国化工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个学科内含的5个二级学科,面向学科发展新趋势新要求,急需造血增添新活力;为此,学部实施“5+1 +2 +3”举措,集成1个学科,强化2个平台,构建3个中心;即集成材料化工学科;将传统学科过程装备与安全、制药工程与技术所依托的系、教研室分别升级为学院;以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质平台为支撑,进行化学与化工交叉、基础与应用融合,以“群”组织模式打造氧循环、碳循环、氮循环三大体系。学部部长李杨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化工的绿色超前引领。
学科构架的集成再造,为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化学、工程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学科获得 A类评价,前5%和前10%的学科数较上轮均有所增加;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比2016年增加1个;高被引学者共29人,大陆高校排第11位。12个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0强,比2016年增加了4个。
学科的发展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本科教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获得高度评价,围绕立德树人所建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被给予高度肯定。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分别建立合作办学机构,成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最多的高校。
选准着力点 直面国际学术科技前沿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国际学术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郭东明校长说:互联网时代下,高新技术爆发式增长和国际学科前沿创新主体边界的模糊性,意味着科技创新“单兵突进”“各自为战”的方式已经过时,为此,学校将优势学科由点到面铺开,多学科协同,将集成整合的学科优势与国家产业的高端优势相结合,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以大手笔书写大作为。
现代工程学具有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集成的显著特征,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大连理工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围绕国家经济、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以工程、化学为口径,组建学科群,建设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化学化工、建设工程、装备制造、力学、信息科学等高峰学科群,重点建设管理工程、数理等优势学科群。以学校的优势特色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国家级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由大连理工大学领衔的5所高校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以沈鼓集团为代表的5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专用技术创新平台组成的协同体,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心围绕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在为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校地合作中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贯穿一体的协同创新格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连理工大学多项科研成果应用其中。其中,协同创新中心的贾振元教授、王永青教授等作为学科带头人,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解决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加工的瓶颈难题。由贾振元教授领衔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为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实现大型复杂构件整体制造作出重要贡献。
研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火箭减重,优化结构设计,是解决火箭运载规模从中型向大型跨越的关键。由程耿东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们一起、为火箭成功减重645公斤,单发火箭节约发射成本2000万元。这个团队所在的力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力学学科本来是一个基础学科,一个基础学科的一班人马能够为“国家重器”作出重大贡献,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部长李刚教授表示:究其原因,很大方面就是学科方向抓住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结构分析领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走出了特色。学校还在C919大飞机、首艘国产航母等重大项目中均作出了大工人的贡献。
副校长宋永臣说:“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选好着力点,找准突破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否则,错失一个机遇或将错失一个时期。”
搭建科研大平台,由领军人才带动的“军团作战”在大连理工大学正在起势。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彭孝军教授团队,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李廷举教授团队,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褚金奎教授团队,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张淑芬教授团队,等等,在促进国家由大到强的高端产业发展中作出贡献。
借海扬帆,奋楫者先。学校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壮大自身优势。
由大连理工大学发起的24所高校组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全国高校产业创新联盟”成立,立足新疆,深度参与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探索出实施高校向企业技术输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蓬勃兴起,郭东明校长说,学校的位置虽然不在经济带上,但是,我们可将科研、人才、学科优势输送到经济带建设的地区上。于是,学校选择深圳,将校内最能与深圳经济发展对接的4个国家级平台,最优质的资源和高端人才队伍派到深圳,建立深圳研究院。
浓郁学科环境生态 强化保障举措
郭东明校长说:“一流学科的建设最终要反哺人才培养。要想培养一流的学生,没有一流的学科水平和一流的科研实力,培养一流的人才不可能”,而且, 鼓励教师在新一轮学科建设中争做“大教授”,有眼光选准突破点,有胆识挑战前沿,有胸怀组织起“一伙人”。
青年教师孙希明从英国回到母校,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4年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 2015年获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称号。在一流学科规划论证其间,孙希明决心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项目中大胆一试。于是,学校将航空发动机综合控制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和新的学科增长点,于2016年3月建立“航空发动机综合控制研究中心”,由孙希明挑大梁。
深化综合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首个“科研特区”是学校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综合改革的“首秀”。学校将由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孙立成教授组建的人工光合作用研究所、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来建设,探索出人才招聘 “特事特办”、体制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学术组织管理模式。
培养与引进并重。开辟绿色通道、学科平台牵动、多种聘用制等形式多措并举延揽人才。不仅要引来“凤凰”,还着力培养“雏鸟”。学校对青年教师,设立“星海青千”人才计划,吸引海外青年学术英才回国效力。设立 “星海学者”工程、“星海杰青”工程、“星海优青”工程、“星海骨干”工程等人才培育计划。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张大煜学院”“华罗庚班”“王大珩班”, 高校与科研院所集专家学者联手共建,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于一体。
架构科学合理的一流学科学术组织、建设一流的管理服务体系,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学校将一些分散在不同学院的相近学科,进行重组,成立了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解决学科的‘碎片’、‘孤岛’现象,不是简单地做学科的加减法,而是力量重构、结构再造过程,要做人的工作,学科发展要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提升发展新理念,形成发展新优势。”副校长贾振元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部(学院)部长(院长)在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上签下“军令状”,确保学科建设抓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学校出台6个有关学科建设的制度性文件,特别是关注度较高的建设经费分配上,明确,按一级学科建设项目、学校统筹专项两大块进行分配,体现了向顶尖和高水平学科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的一流学科建设主张。
不仅加强学科自身的纵向管理,在横向的管理机制上也强化保障。
2016年底,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规划、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成立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办公室,党委人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校园规划与管理办公室,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难点的贯彻落实提供保障。
推进以人才队伍建设管理重心下移为代表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针对学科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同样,学校在岗位设置、薪酬分配上,简政放权。学校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上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用灵活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学校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新成绩:2017年,孔宪京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孝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院士增选取得历史性突破。6项科研成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而且力拔头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0项;10人通过“长江学者”评审,为历史新高。
回望学校3年来“双一流”建设历程,我们知道这只是建设征程上迈出的第一步。以2020年,2030年,2049年3个时间节点划分的阶段性建设目标,是鞭策,是挑战,是一份份有难度的考卷,挑战和机遇并存,鞭策与奋斗共进;我们有理由坚信,今天的大工人会为学校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