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夏天,一门名为“结构动力学基础”的课程亮相我校的小学期课堂,随即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兴趣。因为这门课程的主讲人并不是本校教授,而是来自于美国土木学科排名第一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首席教授斯宾塞。
“这不是一般的‘讲座’性质,而是真正在学校教授一门课程。”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何政教授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堂教育。同时,初尝美式教育的学生也更能理解隐藏在美国大学教授课程下需要付出的那份努力。“据我所知,这种形式在当时的国内高校中并不多见。”事实上,这也正是该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土木工程(国际班)青年学子专属的“私人定制”。在我校,为不同专业量身打造的“私人定制”还有很多。
“工程师的摇篮”——建校之初的血脉相传
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座现代化油港……这些由我校教师和校友主持完成的项目,曾经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多项“第一”。作为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建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工程师的摇篮”,是建校之初便融入血液的薪火相传。
2010年,我校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突出强调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培养卓越工程师,尤其重视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科学素养、工程素养、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围绕大工“卓越计划”的实施方案,副校长朱泓表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确立了“合理定位、创新模式、构建体系、完善机制”的工作思路。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中国石油、米其林(中国)、三一重工等近30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合作建立高水平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共同搭建工程实习、实训和实践平台。
在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卓越计划班”上,中建八局总工程师马荣全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建八局25人担任建设工程学部兼职教师。马荣全表示,卓越计划班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企业与高校在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新尝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4年,建设工程学部首批29名学生赴中建八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0个项目部,进行了为期5周的生产实习,中建八局为学生们配备了12名项目总工、10名项目经理,还有项目书记、工长、施工员等,都是工程一线的管理者,实现企业导师“一对一”指导。
“与企业导师朝夕相处,不但学到了专业技术,也学到了为人做事的方法,敬业奉献的品质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2011级郑安在当时的实习日志中记录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运用,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学然后,知不足”,在工程实践中切实感觉到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专业技术锻炼,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实习,让我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施工方法、先进技术、企业文化都有了深刻认识,明确了就业目标和努力方向。毕业后,郑安便选择了中建八局,现已成长为业务骨干。
“大工程”视角——深植培育卓越工程师的沃土
《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界面平面度测试系统研制》是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王珏的毕业设计题目,今年5月,在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组织的首届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毕业设计大赛中,王珏获得铜奖。他所就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国际班)采用全英文授课,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十余所高校签订长期联合培养协议,目前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位。曾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和辽宁省优秀毕业生。
王珏在大二便加入创新创业学院跟随副院长吴振宇副教授做研究生项目,多项科技竞赛作品被转化为国家专利,目前已经获得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以主要开发者身份完成了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并成功交付大连供电公司使用,该项目在省级创业比赛中获得金奖,并被推送至国赛。
这是我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缩影,更多有志学子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学校对实施“卓越计划”进行合理定位,避免将工程教育简单地工程化:以“大工程”为视角,构筑现代工程师的知识结构,面向工程不能简单化为面向企业,面向企业不能简单化为面向岗位,面向岗位不能简单化为面向技能。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面向工业界,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但不能是低层次的定岗实习,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创新思维,副校长朱泓如是说。
学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署核电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广核苏州核电学院”,2006年开始,学校每年派出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的25至30名本科生到中广核苏州核电学院集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实践。毕业设计和论文的题目均来自于中广核相关的实际课题,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学校组织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答辩小组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先后有近270名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从“大工—中广核核电卓越人才培养班”毕业,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核电领域的卓越工程人才。
科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助推创新引领
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方向研究所,发挥各自的办学和科研优势,联合开办特殊模式学院,在此理念下,“华罗庚班”、张大煜化学菁英班”和“王大珩物理科学班”应运而生。在招生与选拔、培养方案制订、导师指导、研究生推免等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均由学校和研究所共同完成,双方以育人为中心,以科研合作为渠道,共同建设科教协同育人和科研协同创新的示范区。
2016级学生李朔曾在第2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2016年6月参加高考后通过自主招生选择了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菁英班)专业,最终如愿以偿。他说,之所以选择这个班级,是因为他热爱化学,希望在科研方面做出属于自己的成果。特殊人才培养机制,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本硕博八年联合培养方案……如同为热爱化学的他量身打造,给予了他实现梦想的高端平台。
我校着力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卓越计划培养系统,即在不改变学制的条件下进行“分段统筹”的培养原则。据教务处处长张维平介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程型,另一种是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本科”型、“本科+工程硕士”型、“本科+学术硕士”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型人才。
金良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9组李兴伟研究员课题组的一员,谈到导师的引领,他直言觉得自己很幸运,老师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广阔渊博的知识面令他敬佩不已。充实又忙碌的工作学习让他感受到压力,但他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感受压力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动力,知道了自己学习和专业技能上的不足,可以让他更明确下一步学习和前进的方向,促使他也变得更加优秀。
实行“工程教育不断线、创新实践不断线、企业合作不断线”的课程配置体系,构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工程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会做的本领、判明该做的论据、懂得可做的界定、估量工程的价值,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卓越计划所倡导的理念。
目前,一个68700多平方米的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一期工程计划2017年12月竣工,届时全校大学生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